第一部 公元前七世纪(春秋战国)-公元588年(魏晋南北朝):集权帝国的奠基期 企业史人物 弘羊难题

桑弘羊的生命悲剧的方式结束,是他的幽灵却飘飘荡荡,从有离历史的舞台,“乱世思弘羊”几乎了一规律。

他被称“兴利臣”,历代每财政争论,“桑弘羊”名字必浮现,他的褒贬、认同或贬斥不同政策理念的一分野标杆。一特别值关注的现象是,所有认同桑弘羊的人几乎是财经务的实际执行者,反派则往往是在野的知识分子。

桑弘羊被杀,盐铁专营政策在西汉期基本沿袭不变,所谓“宣、元、、哀、平五世,亡所变改”。的儒仍不改他的攻击态度,西汉末期最名的儒扬雄便痛骂他是“榷利臣”,说卜式他煮熟了祭实在是办法。东汉初期,专营政策一度废止,是了章帝(公元88年前),又“探观旧典”的名义恢复了盐铁专营均输。

纷乱的三国期,桑弘羊毁誉少,他最倾的人是有“奸雄”骂名的曹操,他称“先贤”,其主政将项高营利产业归国营,其中一是“胡粉”,就是从西域进口的化妆品。从财政角度,在魏蜀吴三国中,魏国够保持军的优势并最终统一,与此颇有关系。

隋唐期,特别是中唐,桑弘羊再热点人物,的理财名臣杜佑、刘晏、刘彤等人他非常推崇,刘晏实行的常平均输法,便胎桑法。与此同,很文士则唾骂不已,诗人白居易长诗《盐商妇》,食盐专卖制度进行白描式的嘲讽,诗曰,“衣食有处,亦须惭愧桑弘羊。桑弘羊,死已久,不独汉今亦有”。

了北宋一代,奉桑弘羊偶像的是署理国政务的王安石,称赞他的治国术“安人仁政,国善经”,其变法政策几乎是桑弘羊的一次“临摹”。

站在立面的是司马光、苏轼等人。司马光“民不益赋饶”一理念提严厉的批评,苏轼桑弘羊更是恨入骨。他声称“汉,者耻言商鞅、桑弘羊”,甚至讲人的名字是脏了口舌、写人的名字则是污了纸张――“蛆蝇粪秽,言则污口舌,书则污简牍。”在苏轼,桑弘羊贻害百世是司马迁惹的祸,他因此写了一篇《司马迁二罪》声讨,在文章中,他抱怨说,尽管者耻言商、桑,是,“唯独国君的人却很喜欢他,在表面避讳他的名字,实际采他的政策,更分的则是从表面实质推崇他,一切是司马迁的罪。”

从南宋元明清三朝的七百余年中,随着程朱理的兴,桑弘羊在德彻底声名扫,其政策思路却被悄继承。

一方面,绝数者持全盘否定的鄙视态度,批判的角度几乎是“人言利”,顾炎武在读《盐铁论》写的五言诗中便吟,“在汉方盛,言利弘羊始。桓生书一编,恢卓有深旨。愤刺公卿,嗜利无廉耻。片言折斗,笃论垂青史。”“言利弘羊始”“嗜利无廉耻”几乎了定论。

另一方面,数百年间的历朝治国者从有放弃国营化政策,其专营范围更是从盐铁、酒类日渐扩粮食、漕运、外贸、铁路等等,因,呈现苏轼所说的“阳讳其名,其实”的现象。

了清末民初,青年者刘师培桑弘羊式的国有专营政策进行系统化的批评。在《论中国古代财政国有弊》一文中,他盐铁专营均输平准等制度进行了详尽的解读,在他,些制度的基本逻辑就是——“垄断利源,便其专制”,其手段则是“国手操纵商业”,就是将抢劫变一公合法的国制度,其最终达的结果是“利归权”――由权势阶层独享经济利益。

刘师培进指,从千年历史的经验,国有化制度的名义是抑制富商有利贫民,但其实,它非但不平抑贫富,甚至将造更的社不公。(“国有策,名曰‘抑富商利贫民’,实则富商无所损贫民转失其利耳。此固验往,百无一爽者。”)因,“国一切利源既向富民夺取,不不假特权,且司理其,仍不不富商,故富商假国势劫民财。”所谓的“富商”其实已经现了质身份的转变,他不再是市场化的方式获取利益,是通获政府的授权,垄断的方式分享专制的利益。更重的是,在一工商模式中,商人彻底丧失了主的力,变专制机器中的一寄生阶层。

尽管此,从盐铁议的儒生,扬雄、司马光刘师培,仍无法实质回答桑弘羊提的那难题:果不采取营利的国有专营制度,果国有资本不保持国民经济的高度控制,一中央集权制的帝国何维持?

正是在,“仁义本、轻赋薄徭”的儒理与中央集权的财政需,构了一尖锐的制度矛盾,百代的今,桑弘羊的设问,仍冷冷摆在所有中国人的面前。

第五章 帝国的逻辑目录+书签第六章 最后的世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