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部 1368年(明)-1867年(清):超稳定的夕阳期 企业史人物 商帮会馆

清代商帮更达明代,著名者有十,除了晋商、徽商广东十三行外,有陕西帮、福建帮、江西帮、洞庭帮、宁波帮、龙游帮及山东帮。

商帮流转江南北,其聚居流的场所,就是商人馆。

1560年(明嘉靖三十九年),两位旅京徽商杨忠、鲍恩在宣武门外购一,建了一座歙县馆,是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徽商馆。六年的1566年,广东商人在京集资建岭南馆,此,商人建馆风吹遍全国。

馆是“异乡”,商人在议、祭祀、娱乐、暂居。各馆规模不一,有的有几间房子,有的则富丽堂皇,占百亩,宛若一精宫殿,一般言,馆内设有议厅、神殿、戏台、客厅、客房、厨室等等,有的有义冢,专门埋葬死他乡的商客。

一方有了某一商帮的馆,就比树木生根,从此花繁叶茂,主长。江西吴城镇是清代重的口岸市镇,此经商的广东商人建立一馆,商人势力百般阻扰,不让他买一砖一瓦,粤商在粤糖运赣的船,每袋中均夹带一块砖瓦,不两年间竟建一座规模宏敞的馆,从此,其他商帮纷纷建馆,吴城镇内先现了48馆。河口镇是江西省另外一繁荣的口岸市镇,该镇有10万人口,设了16处商人馆。

有史料告诉我,在明清两代,全国底有少商人馆。按全国1700城邑郡县,加三万市镇,粗略计算,码不一万处。它商人活动的重场所,同因此形了新的工商规范。

馆的功有三:“奉神明,立商约,联乡谊”。潮州的《汀龙馆志·馆志序》曰:“馆设,有四善焉:联乡谊明有亲,崇神祀明有敬,往有主明礼,期有明信。”从中见,亲、敬、礼、信,是馆存在的规范基础,它与宗族社的德观一脉相通。

各商帮所供奉的神明不同,基本是生的历史人物,晋商供的是关羽,徽商供的是朱熹,江西帮供的是许逊,福建帮供的是妈祖(林默娘),浙江商人供的是伍子胥钱镠,广东商人供的是慧六祖,云贵商人供的是南霁云,两湖商人供的是禹。因此,很馆“宫”定名,比,四川曰惠民宫,两湖曰禹王宫,两粤曰南华宫,福建曰宫,江西曰万寿宫,贵州曰荣禄宫。祖先崇拜构了一乡土特征很重的集体象征。

馆建,必须有商约予约束,从形了各具特色的民间契约版本。1784年(乾隆49年),潮州商人在苏州建潮州馆,确立约定:“馆专门聘请董经理,三年更换一次,由潮州区的七商人轮流任职,馆所有的契据档案由董经理管理,前替,帐目必须清楚,一规定,永世不改。”馆商业规则进行了公约,防止内部的恶竞争。留存至今的“北京药行馆碑记”就记载,所有在册的馆员必须遵守相关的条规,有违犯者,不参与馆举办的祭祀活动,内员不与其有生意往。

商人馆数量的寡,工商业的达程度。乾隆年间,各省在京建立的馆达182所,了光绪年间,数量更增加392所,其中,百分二十商人馆。在苏州,商人馆的比例则远高京城,总计48馆中,有27商人资兴建,其余21官商合建及合,史料记载,各省在做生意的商人无一不建立己的馆。日全国最工商业城市的海,在清初是一渔村码头,在现的一馆始建1715年(康熙54年),是由航运商人组建的商船馆,因此见,海兴益长江及东海贸易。

市镇经济的崛,是明清工商业的一特征,馆盛在体现最显著。

广东佛山镇是明末清初展的专业化市镇,铁器铸造著称,与景德镇、汉口镇、朱仙镇并列“四镇”,此的馆更是达,呈现专业化的态势,仅在铸造业,就有熟铁行馆、炒铁行馆、新钉行馆、铁锅行馆、金丝行馆、金箔行馆、土针行馆等等,其余的各行各业有馆组织,钮扣行馆、行馆、绸缎行馆、颜料行馆、洋纸行馆、西土药材行馆、参药行馆等等。些行业主题的馆已经超了域的特征,更的带有行业协的质,是一十分显著的进步。

康乾,一些方甚至现了由产业工人做的馆,是工组织的雏形。枝巢子在《旧京琐记·市肆》中记载,在京城从泥瓦木工的工人有一“九皇馆”,些工人是东部蓟州一带的人,有很严密的行规,凡是有徒工的方,有馆,其总就叫做九皇,每九皇诞生日,就一定休假,名叫“关工”。另据史料显示,光年间,南京丝织业的机匠设立了数十公所,苏州的踹匠则有己的踹匠馆,他向资方提了增加工钱的求(“索添工银”),拥有己的育婴堂、普济院,带有鲜明的助质。

在馆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佛山,甚至现了东行西行,前者由业主、坊主组,者则是手工业工人的组织,很劳资矛盾通两行的“通行公议”解决,东行西行通共同祭祀的方式调适双方的关系。

商人馆的兴盛,意味着明清商人在组织化程度已超越前代,其运模式呈现非常鲜明的治特征,是非政府组织(NGO)在中国的最早试验,因此有人将视中国进入近代化的一重标志。了二十世纪初期,随着工业化运动的萌芽,各商人始打破缘局限,组建新的商组织,馆商人正是商筹建的重组部分。譬在1902年,海创建商业议公所(两年改名海商务总,又更名海总商),在沪的60馆就团体代表的身份集体加入,“合帮员”。

一十分耐人寻味的现象是,数万计的明清馆在史书很少有准确详尽的记载。曾馆史做深入研究的王日根在《乡土链:明清馆与社变迁》一书中便说,商人馆不同一般官方的公馆或宾馆,属民间的组织,故在“正史”中无人论及,即使在明清方志有缺略。

馆在史书的“缺席”,就同它的主人被刻意忽略一,是中国工商文明的一特征。

第十五章 寄生动物目录+书签第十六章 爬满虱子的“盛世”绸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