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篇 激进与梦想(1993—1997) 一〇、铁腕治乱,清债分税救国企

1993年8月,德国斯图加特体育场一片沸腾,中国运动员一举囊括了四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1500米金牌,3000米金、银、铜牌10000米金牌,并打破两项世锦赛纪录。

直年,很人清晰记被誉“东方神鹿”的王军霞身披国旗满场飞奔的镜头。

无疑又是一激动人的始。同具有象征意义的是,在2月北京召的全国“两”,代表就餐一次不再需缴纳粮票。5月10日,北京市政府正式宣布从一取消粮票。从1955年始,全国居民购买粮食需定额分配的票证。此,各带有明显计划经济色彩的票据一一从人的生活中消失了。

11月14日,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通了《中共中央关建立社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》。英国《经济人》在月的一篇评论中说,“在许因素的推动,竞争已经在整经济领域扩展。一因素是外资外贸的扩,另一因素则是经济权力的放引各省间的角逐,同国联邦制搞的社经济实验惊人相似。”

迹象表明,1993年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一传统意义的计划经济国。在民间,营经济快速展,“投机倒”一历史名词,乡镇经济火茶,资本市场现代市场经济的必组部分已初步运行。但与此同,随着改革走入深水区,各深层次的矛盾凸显,单靠“摸着石头河”已无法应新的形势。

在邓平的力荐,从1991年,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的海市委书记朱铬基赴京任主管经济的副总理,在此的12年中,他一直主导着中国经济的改革走向。意味着一新权威主义代的。

擅长治理的朱锫基先是清理“三角债”树立了己的权威。由“价格闯关”的失败,加随的宏观调控导致生产不景气,企业间互相拖欠资金已司空见惯,在很方,“讨债习班”最受欢迎的课程。尽管国有关部门方设法,但1991年,“三角债”已累计达3 000亿元,其中80%是全国800型国有企业拖欠。清理“三角债”,朱铬基赶赴债务纠结最深的东三省,亲坐镇,现场清欠。他提注入资金、压货挂钩、结构调整、扼住源头、连环清欠等一整套铁拳式的解决措施,了26,清理拖欠款125亿元,东北问题基本解决。在此的半年朱铬基限清欠,令必行,让各官员无从躲避。199年5月,全国总计共清理固定资产项目4 283,收了乏入1元资金清理3.5元欠款的效果,困扰了中央各政府企业数年的“三角债铁链”终被解。

从某意义,朱铬基的现是一必。一方面邓平南方谈话,中国经济再度缰野马,势不茫挡。据国统计局的数据,1991年全国在建工程约9 000亿|元,1992年扩22万亿元,1993年前五月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又在年基础增长了69%,是一前所未有的数字。中央银行了500亿元,各仍叫嚷缺钱。另一方面,供求继续失衡,金融秩序混乱,国有企业改革仍无实质进展。英国的《经济人》在1992年底警告说:“1993年的某一候,蓬勃展的中国经济将现危险的热势头,一次在1988年,中国几乎着了火。”1993年半年,全国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涨44.7%,钱庄格外活跃,民间的资金拆借利率越越高,官方利率形同虚设,那些有门的人果90%的利率从银行贷钱,转手就20%甚至30%的利率倒手。

继清理“三角债”首战告捷,朱铬基在金融领域打“二战”,矛头直指民间日益失控的非法集资。此前,一打着高科技幌子的公司在不半年的间集资10亿元,投资者达10万众,其中人占集资总额的93%,一场疯狂的圈钱游戏愈演愈烈。但公司很快撞了亲兼任央行行长的朱铬基的枪口,了政府最严厉的惩处。

一切深层次的改革归根结底涉及利益分配,真正的改革者说,无疑是一巨的考验。随,朱铬基顶着巨压力,提分税制改革,重新梳理中央与方政府的财政关系。年,方经济的展国营企业的展,靠的是中央财政的投入,一位经济的话说,是“一老子,养了千百儿子”,因此便陷入一放就乱、一收就死的局面。20世纪90年代初期,中央财政已非常拮据,不不靠量行货币解困,因此带的通货膨胀危机则让人不寒栗。鉴现状,有经济提议中央与方“分灶吃饭”,由中央与每一省份磋商分税类比例,实行分税制。

1993年7月23日,朱铬基在全国财政议首次正式提分税制的法,一月,分税制改革的一方案台。了说服各省,朱铬基在随的两月奔波全国,其间颇拉锯、妥协,但是,实行全国统一分税制改革的原则始终有动摇。

分税制的实行,使中国的财政秩序改,中央财政重获活力。1994年2002年,中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 .5真90,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3年的12.6%提高2002年的18.5%;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55%,比改革前的1993年提高了33百分点;2002年,除税收返体制补助外,中央向方转移支付高达4 019亿元,是1995年的8.6倍,年均增长36%。

除了靠分税制拯救危机中的中央财政外,朱铬基力排众议实行汇率改革,让人民币幅贬值。在此前,中国实行的是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,它是计划经济的一条“金融尾巴”,既保护了国有公司的利益,同催生了一庞的外汇易黑市。从1994年1月1日,两汇率实行并轨,实行“市场供求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”,人民币兑元的汇率定8.72元兑1元,比此前的官方汇率1:5.7贬值330%——兑换1元需的人民币,在1978年是1.7元,1991年4元,1992年初是5.7元。

人民币的幅贬值,使中国商品一子在世界市场价格变便宜了,更重的是,中国一更加吸引外部投资商的方。德国的《商报》在评论中认,人民币的幅贬值,意味着亚洲四龙低廉的劳动力优势从此丧失,中国必将全球制造业的中。

除了清理三角债进行金融变革外,朱铬基主政的“三战”针国有企业。在此前,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在扩企业主权做文章,但收效甚微,凡是有民营企业涉足的行业,它表现不堪一击,尽管国有企业领域涌现一批敢尝试、勇创新的改革先进人物,但其结局趋黯淡。

山东一叫诸城的县城很快吸引了朱铬基的注意。县城在国企改革方面走更远,政府的经验归结一字:“卖”。那些效益低的国有中企业,政府的思路很简单,那就是尽一切方法包袱丢,按照中央文件,“国有型企业有些租或售给集体或人经营”。政府声称:“十年改革,改改企业是躺在政府的怀抱。从今始,咱两的关系变了,变你注册我登记,你赚钱我收税,你财我高兴,你违法我查处,你破产我同情。”结果,政府通股份制、股份合制、无偿转让产权、破产等七形式,将全市272乡镇办国营或集体企业售给了人,由此引了不的波澜。

但在朱铬基,诸城的胆尝试值肯定。无处不在的国有企业,政府不胡子眉毛一抓,改革放初,有国有企业一支力量,不它搞活国振兴无望。今,乡镇企业已经异军突,营企业不断展,同外资企业蜂拥入,是另一股借助的商业力量。

另外,随着民间资本的日渐充沛,两股市又代替国财政向国企输血的工具。在新的局势,国有企业的改革就不应该关门,老是在经营体制的转变绕圈圈,应将它放市场中,中央政府则在整经济体制的重新构造力气。

正在此,有经济提了的观点:“所有制是展生产力的手段,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意义的目的。”者进一步提,不所有的企业抱在怀,做既不必,不。国抓住关键少数,搞5001 000公司、集团,就众的中企业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,那些有竞争力无关国计民生的中企业将被“放掉”,政府将主抓那些有长潜力、具备资源优势的型企业及盈利力强的产业

(本章未完)

〇九、治理整顿,南巡春风再出发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