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篇 责任与理性(2003—2008) 一八、SARS冲击,经济过热再调控

2003年3月6日,就在朱铬基总理完最一次政府工报告、宣布从此退政坛的二——接替他的是年61岁的温宝——,北京市接报一例“非典”病例,一叫SARS的“幽灵”侵入中国。

是一传染极强并有导致猝死亡的严重急肺炎,一旦现一疑似病例,即进行面积的整体隔离。科及搞清楚病原的候,SARS已经在中国迅速蔓延。从广东、香港北京、海,几乎每有死亡病例现,4月28日,仅北京市就确诊病例1 199人,疑似病例1 275人,死亡59人。一间,抗击“非典”举国的头等,整半年,全中国的正常生活商业活动全部被打乱,每一企业在惊恐中度一又一难熬的日子。

恐慌一直持续6月24日,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北京的旅游警告。北京王府井百货楼的一位售货员兴奋贴一张庆祝标语,面有四字:“中国真牛”。

让世界感真正“牛”的是,尽管遭遇此猝不及防的灾难,2003年度的中国经济长竟有受太的影响。

从数据,前两季度的经济受疫情冲击,增长速度滑6.7%,三季度很快就实现了强劲的反弹,年底,GDP的增长率达9.1%,不仅高前一年,甚至是“1997年增长最快的年份”。旅游、航空、餐饮及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受了一定的影响,,药品、食品、纺织、电信等产业则了意外的商机。实际,“非典”的强力反弹喜忧参半,一方面反映中国经济的内在活力,另一方面已显露经济热的苗头。

“中国制造”仍在世界范围内行其。据国科尔尼企业咨询公司一项统计,“中国制造”已在集装箱、电、电子玩具等领域的百产品市场一的份额傲视全球,其中,集装箱90%,DVD播放机80%,玩具75%,礼品700%,体育品65%,行车60%,微波炉50%,彩电冰箱30%。

在外贸势头强劲,房产行业的暴热拉动内需的一动力。在沿海一些城市新的楼盘,人常常一群群人举着“温州购房团”的木牌,像买菜一买进中意的房子。海《东方早报》刊文《温州千亿民资全国炒楼》,记者称,“10万温州人在全国各炒楼,动民间资金约1 000亿元。温州约有8万人在全国购置房产,其中至少90%是炒楼。保守预计,炒楼群体在7万人,企业白领、政府官员属及公司负责人主……按照回报率15%计算,1 000亿元投资客净产150亿元,比任何一产业赚钱,谓温州一产业。”温州人所处房价迅速攀升,一城市的房价涨相程度,他又像蝗虫一向一城市扑。

城市化浪潮的快速推进,购房军源源不断,市场有效供给的不足,随着房价节节攀升带的恐慌购买……所有一切,使中国的房产业赶了一千古一遇的黄金代。

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、香港台湾一,在经济高速长的通,最具景气特质的产业必定长最快、最暴利的集中。在2003年的《福布斯》“中国陆百名富豪榜”,人十分惊愕,房产业务(或涉及房产)的富豪达40人,前十富豪中的房产商(或涉及房产的商人)竟占了六人。难怪在民间流传着的话:“一人做房产就什不愿意做了。”

“中国制造”与产热直接营造一内外俱旺的经济景象,一非理的繁荣周期又了,但与伴生的,却是各原材料源因紧缺价格一路飞涨。

最突的表现是“电荒”。2003年夏季,全国各省市爆缺电危机,广东、江苏、浙江等电省,甚至包括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,均不断现拉闸限电的尴尬。了应“电荒”危机,各纷纷频奇招:除了错峰、避峰、拉闸限电等计划电方案外,各省市均高耗产业限制电或部分停电。中企业众的浙江、江苏被迫企业实行“二停一”、“五停二”甚至“三停四”的电计划,是1978年从未现的局面。很工厂叫苦不迭,一些县市的商场了晚,点蜡烛接待顾客。就连素有“不夜城”誉的海外滩关闭了部分景观灯光,了节约电,市政府号召市民将空调温度调高一度。

受“电荒”带动,原本就已供应紧张的各原材料更是乘势涨,水泥、钢铁价格了“一月三价”的步。在长江三角洲一带甚至流传着“五一”的说法:“生产一吨钢需投资一千万元,一百万吨的产量需一年建,一年就收回投资。”

了满足国内无法遏止的需求,中国的型国有源企业不不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石油、矿石、气等,所处,国际市场无不惊呼:“中国饿虎了!”精明的国际卖立刻结联盟,集体抬价,现了中国“买什,什贵,卖什,什便宜”的尴尬局面,至在国内渤海现了一油田的消息,竟让温宝总理兴奋一夜未眠。

宏观形势的剧变立刻引国内企业的动,是,在巨额利润的驱使,一场浩浩荡荡的重化工运动又拉了序幕。

席卷在场势凶猛的重化工浪潮中的,不仅有足马力的国有企业,有不少企图冲浪的民营企业。但随的是一场更加严厉的宏观调控,者几乎无不遭遇“滑铁卢”。资料显示,2002年,全国钢铁行业的投资总额710亿元,比年增长45 .9%,2003年,数字达了1 329亿元,投资增长96%。与钢铁行业类似,电解铝的投资增长了92.9%,水泥投资增长了121 .9%。随着企业投资源行业的愈演愈烈,宏观投资热已渐决策层的共识。2003年底,警笛终鸣响。

雷霆万钧的宏观调控同向引民怨沸腾的房产行业)J,一整治“金牌”接踵。2004年3月5月间,国务院推了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措施,包括:控制货币行量贷款规模;严格土管理,坚决制止乱占耕;认真清理整顿在建新建的项目;进一步加强贷款风险管理,等等。与此同,国内各报刊纷纷表言论,房产热进行猛烈声讨,行业俨已了“政治问题”。

一连串紧缩政策的组合拳击强的舆论营造,不仅改变了投资者的收益预期消费者购房的价格预期,且改变了政府房产展的支持理念支持方式,从直接导致了购买力的迅速降楼市量的急速萎缩,房产的冬突降临了。

随着宏观调控的临,股市应声挫,2004年末,证综合指数深证综合指数分别收1 266.5点315.81点,比年初分别降15.4%16.6%,创2000年的新低。

生在2004年春夏的场猛烈的宏观调控风暴,让国际观察者有点不知所措。《纽约报》专栏托马斯,弗德曼表文章说:“些日子,国、欧盟、日本亚洲主国领导人在睡前中国经济祈祷,世界逐渐被中国借助廉价劳动力、原材料需求及外资投资确保的巨的资本力量套牢了,一旦中国泡沫破裂,世界的所有泡沫就一齐爆裂。”5月旬,韩国政府连续召紧急议,分析中国计划热经济踩“刹车”韩国造的影响。

就连一向言谨慎的联储主席格林斯潘公表示担忧,他在联邦参议院的演讲中说:“果中国现问题,东南亚经济体日本,间接我,造很影响。”

,中国经济的走势再次让全球的者跌破眼镜。2004年三季度,亚洲银行曾预测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降8 .3%,商务部的数据更保守,7.5%。最终国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仍高达10.1%,1996年增长最快的年份,全社固定资产投资7万亿元,比年增长25.8%,全国进口贸易总额超了1万亿元。一切表明中国经济仍处在一高速展的通。

有人评价次宏观调控是“点刹”不是“急刹”。

一七、风景独好,中国制造显威力目录+书签一九、成长阵痛,外贸急增引摩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