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篇 责任与理性(2003—2008) 一九、成长阵痛,外贸急增引摩擦

2005年10月12日,又是一历史的日子。两名中国航员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太空,举国一片欢腾。就在两年前的10月12日,中国一位航员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,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的梦。

与宇宙飞船同升空的,有中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实力。

2005年的一,一位住国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的女记者了一“疯狂”的决定,人将在一年内拒绝“中国制造”。首先换掉儿子的中国鞋子。了购买价格低廉的产品,了附近的欧洲产品打折店,但是因生意不,店铺已经关门停业。玩具商店、卖场摆满了中国商品,居品即使了故障无法修理,因表面虽是“国制造”,但配件全是中国产品。从捕鼠器照亮住宅外面的电灯、生日蜡烛、爆竹等,找不是中国制造的产品简直难登。己的经历写了一本书,书名就叫《有“中国制造”的一年》,最的结论是,人决定向现实妥协,否则此忍受的生活不便代价真是太了。

有别的故比位记者的经历更说明现实了,廉价是“中国制造”制胜的唯一武器,是最令世界难抵挡的竞争力。但实的另一面是,在中国商品的冲击,各国的制造工业受了致命的挑战,贸易摩擦随。一夜间,中国了WTO员国中反倾销的焦点国,全球七件反倾销贸易救济案中就有一件是针中国的。

早在2002年6月,欧盟宣布中国温州区的打火机进行反倾销调查,中国加入WTO的“反倾销一案”。

,温州几百打火机企业生产了世界90%的金属外壳打火机,其制造本有日本打火机的1/10。温州企业在应诉声称,“中国价格”的低廉主归因有限的劳动力本,温州工人的年收入比欧洲工人低了20倍,结论是“中国企业有做亏本买卖”。此项诉讼最终欧盟撤诉告终,一直制造低廉商品闻名的温州商人再度戍国英雄,直今被津津乐。

但“打火机保卫战”的胜利,并有阻挡反倾销浪潮的汹涌至。2004年9月16日,西班牙埃尔切爆火烧温州鞋的暴力件,数百名西班牙鞋匠冲进运货码头,将价值100万元的16装满了温州皮鞋的集装箱付一炬。一周,埃尔切再次爆排斥华商的示威游行,有20万人口的城有数千人街。实,据意利鞋业联合统计,两年有超2.5亿双中国鞋进入意利,该国鞋进口量首次超了口量,一制鞋业骄傲的国说无疑是一耻辱。欧盟了安抚制造商,甚至设计了一“非中国制造”的标签。

中国的专及官员则试图从己的立场化解令人尴尬的局面。2005年5月,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赴法国巴黎参加“中法中企业合洽谈”。被问中国纺织品倾销的态度,善辩的薄熙回应:“各位许有计算,中国有卖8亿件衬衫,才进口一架空客380。”

一相关的数据是,在的两年,中国购买了30架空中客车飞机,其中5架是昂贵的空客380。

回顾宏观调控背景的中国,一切仿佛在翻腾躁动,经济格局正在最猛烈的速度裂变。

2005年6月6日,中国股市跌至冰点,证指数无比冷酷停在998.22点,八年首次失守千点,曾经被人批驳或视笑谈的“千点论”,终在哭无泪的投资者眼前应验。

正是在跌无跌的低潮期,一场股权分置运动迎了最的启动刻。

长期,同存在流通股非流通股两股权的格局,不但使流通股股东特别是中股东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,非常容易滋生丑恶的庄现象。十年,一现象一直遭专的猛烈诟病,由既利益集团的强,改革方案屡提屡废,但了股市结构的负面因素已经影响全局的候,股权分置已迫在眉睫。

场改革最先从湖南一由民营资本控制的市公司始。根据董的决议,该公司4月29日总股本2.4亿股基数,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流通股将取3股股票8元现金,非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原非流通股将获“市流通权”。无疑是一次“破冰旅”。由是在低潮期启动,股权分置改革顺利乎所有人的预料。在启动初,股市曾经现了持续跌的景象,甚至在6月份跌破了千点关,但是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改革试点公司接踵现,股市很快企稳。2006年9月,已有1 151市公司进入或者完了股改程序,公司股改市值占股市总市值比重达92%,正是从此,中国股市从熊市中猛苏醒。

股权分置改革的历程颇似20世纪80年代期的“物价闯关”及90年代期的企业产权变革,它体现了中国场改革运动的“不争论特征”:每某一重改革被激烈争辩强行推进的候,往往效甚微、陷流产,甚至造社的动荡舆论的紊乱;所有争论者已经精疲力竭的候,改革却在最不经意的刻取突破。

实际,始2004年春的宏观调控正将中国经济增长制度变革的深层矛盾最激烈戏剧的方式呈现。经济吴敬琏认中国的变革已进入“深水区”,每前进一步触及一些人一些部门的既利益,遭现有利益格局的反,因必遇阻力,延缓改革的进展。在很人听,“深水区”的比喻有层含义,它既指改革向更艰难未知的深处推进,意味着利益冲突的复杂与元化,但同意味着,中国正在进入一纵深广阔、十分陌生的商业代。

很中国人说,已经是另外一世界。在2006年版的国《代》周刊,已故的中国政治毛泽东主席六次封面人物,不一次,毛的服装耐人寻味印了著名服饰品牌LV的标识,周刊的主文标题则是《静静的革命》。

在高速长的通,型国有公司的光芒最耀眼,它在资源型领域中的垄断位了空前的巩固。果说中国经济展是一棵结满了苹果的果树,那,它无疑是最的、在有些繁茂枝条是唯一的收获者。同,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广,些企业的资本市场化竞争力了加强。国资委立三年,中央直属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8.8%,年均递增21 .4%;利润增长140%,年均递增33 .8%;缴税金增长96.5%,年均递增25.2%;净资产收益率达10%,提高了五百分点;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1 44.4%。现在,它是一支不被击败的“无敌舰队”。

源行业例,在的两年,全球源空前紧张,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25元涨70元。在背景,处垄断位的中国三石油公司——中石油、中石化中海油盈利力暴增。2004年,中石化净利润比年疯狂增长了70%,2005年在此基础又增长42%,2006年,再增28 .08%。中石油更是捷报频传,2005年实现营业额5522.3亿元,较年度增长了39%,公司1333.6亿元的净利润亚洲最赚钱的机器,一举超了港所年的蓝筹老汇丰控股此前亚洲最赚钱的企业日本丰田汽车。在2006年7月国《财富》杂志公布的年度“世界500强”公司名单,共有22中国企业入选,中石化由31位升至23位,位居中国企业首,国电网公司从40位升至32位;中石油从46位升至39位。

在金融领域,2006年5月,建设银行、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工商银行纷纷市,国际战略投资者的热烈追捧。

值一提的是,那些捷足先登的国际金融机构巧妙搭了班车,在最短的间内效益暴增。

2006年底,一场长达两年的宏观调控似乎已经结束了。在将近30年的改革历程中,宏观调控(在20世纪90年代前被称治理整顿)已一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名词,它几乎每隔三五年就现一次,且从宣布始,不通知结束。

宏观调控结束的最重原因是,它启动的目标已经达。

通强有力的行政干预,国有企业在垄断行业的位进一步巩固。在很人,2004年前的经济热正是民营企业的“重型化运动”酿的。2006年,除了国有银行的规模市外,企业并购活动明显加快,一些重的建设项目相继宣布完。

5月20日,历12年建设的三峡坝全部完工。人类历史规模庞的水利工程投资总额高达240亿元,年均

(本章未完)

一八、SARS冲击,经济过热再调控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