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篇 第一学习 什么是真实的MBO?

文/郎咸平

——中MBO比

国管理层收购(Ma Buyout),是指公司管理层购买全部或者部分公司股权达实质控制公司的行。狭义的MBO是指管理层收购所在公司,广义包括管理层收购其他公司。MBO现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,其的评价毁誉参半,但总的说,肯定的份居。我总喜欢国的功做法榜,所国有企业改革方法尽、走投无路的候,就MBO的“灵丹妙药”。中国国企改革是世界范围内改革方法的试验田,概国外有的东西,我几乎轮番直接或者变相使。难MBO真的中国国企的救星?

回答似简单的问题却并不简单。因国中国的制度背景、法律环境、文化历史此不同,至同的概念在两国变完全不同的物,结果相径庭。

我回顾国MBO的历程内容,是了清醒客观认识MBO,并此基础考量中国实施MBO的行的果。通比,我现,在一不健全的法治制度,几乎MBO的每环节侵占公司股东利益的陷阱。MBO不应该中国国企改革的救命稻草。目前中国经济社的形势,已经有力再承受不必的错误。

MBO的源,一直存在争议,一流行的说法认端20世纪60-70年代。一例MBO与国的KKR公司息息相关。1976年国人Kohlberg、KravisRoberts创建的KKR公司决定收购罗克威尔公司的一制造齿轮部件的分厂。了达顺利收购的目的,KKR采取了与往不同的手段,他与被购公司管理人员联合不是准备解雇他,许诺将给予管理层一定比例的股权,从被购并公司董的批准支持。KKR最终每股1元该分厂实施了收购,其中管理人员控股20%,KKR控股80%。收购,KKR公司进行了改革,执行了一系列压缩本的措施。5年,KKR将梳妆打扮的所谓“简练有效率”的公司每股22元再次售,获丰厚收益。9名原高级管理人员暴富。就是所谓MBO的由。

KKR利方法屡屡功。从1977年至2006年3月底,KKR已经完了135次收购,累计总易额达了1929.65亿元。MBO在KKR迹程中的无疑是巨的。

KKR创造的MBO收购手法,逐渐被那些希望拥有公司的管理层所钟爱,加比较有利的经济形势法律环境,使MBO迅速一潮流。

虽国的KKR创了收购形式,但是MBO被术界注意并命名却归功英国经济迈克·莱特。他在1980年研究现英国被母公司分立或剥离的企业,有相一部分售给了原先管理该企业的经营层。1981年,诺丁汉举办了首届MBO全球议,从此MBO的研究实践迅速传播。

我完MBO的诞生就现,MBO的初衷并不像我中国人象的那,是管理层了提升公司业绩做的辛勤努力。它最早的人是投资银行,他在联合管理层进行公司收购,终极目的绝不是考虑被收购公司何更更长远展,不是了他的财富够迅速积累。一点从他选择的目标公司特点:稳定的现金流量,较低的负债率(收购杠杆收购,原公司负债率高导致收购本升),利润提升空间等特点。所有些特点,是了日KKR再次抛售公司获取高额利润做准备。真正陷入危机的公司,KKR是不感兴趣的。重的节点恐怕是国内鼓吹MBO的专者所无法象的吧。

在KKR的辉煌纪录中,最引人注目的是国历史最的收购一——食品烟草王RJR Nabisco公司的收购。MBO的概念最早影响中国是通描述次收购的名著《门口的野蛮人:RJR Nabisco的陨落》,1993年莱坞据此拍摄了一部电影。1988年10月,RJR Nabisco公司首席执行官(CEO)罗斯·约翰逊代表的管理层向董局提管理层收购公司股权建议,并计划在MBO公司进行资产剥离,拟售食品业务保留烟草业务。但KKR此次扮演的是管理层的竞争者非合者。KKR的意图与管理层相左,希望保留所有的烟草生意及部分食品业务。罗斯·约翰逊KKR展了激烈的竞争,KKR最终1989年2月9日250亿元的价功收购,但易额却达了313亿元。国各银团、华尔街投行林、摩根斯坦利、华色斯坦培瑞拉,垃圾债券王迈克尔·米尔肯的德崇均参与其中。收购投入的资金中,辛迪加银团贷款145亿元,德崇林提供了50亿元的桥式渡贷款。KKR本身提供了20亿元(其中15亿元是股本),另外提供41亿元优先股、18亿元转债券及接收RJR所欠的48亿元外债。失败的一方,原公司CEO罗斯·约翰逊拿了5300万元的退休金。不,KKR此次收购的结果并不理。2005年KKR售了所持有RJR Nabisco的所有股权,收益率平平。

所提及案例,是因中国国内认识MBO就是从《门口的野蛮人:RJR Nabisco的陨落》本书书中的案例始的。由中国所谓主流者的宣传渲染,国内一始书案例的理解就是片面的,甚至此次购并MBO的正面案例。但是,书中的MBO并非是一次功的案例,且,此书所流行,是因它细致描述了华尔街的权力争斗,是一本帮助人了解华尔街投资银行内幕的经典著,非提供了什让公司提升业绩、理清产权、建立激励机制的范本。果非说此书中国MBO的借鉴,那最的借鉴处在竞争投标。码竞标保证一定程度的定价公平。但惜,中国的MBO是管理层关门己设计的暗箱,他人无法插手,谈不什竞标了。

中国专者所谓MBO是了减少代理本、激励管理层、提供公司业绩治理水平等说法,是一中国改革的笑思维。国MBO的源中,有些所谓的冠冕堂皇的理由。一句话:MBO,是投资银行的逐利工具已。

国历史现5次的并购风潮。根据著名经济ShleiferVishny的总结,5次风潮各有特色背景,它分别是:

19世纪90年代,反托拉斯的限制政策前的产业合并(例国钢铁公司);

20世纪20年代,反托拉斯的限制政策通股票融资的企业合并;

20世纪60年代,面临强的反托拉斯的限制政策形集团企业(例ITT公司、Teledyne公司);

20世纪80年代,通债务融资企业集团进行分解,公司业务重新定位;

20世纪90年代,应技术变迁日益扩的国际市场产生的由股票融资支持的企业合并。

MBO兴盛20世纪80年代的4次并购潮中。,国企业普遍存在元化经营造的组织冗赘、效率低问题。我与Reulz在1994年表经济权威期刊《政治经济》的一篇文章,正是研究了80年代国企业元化业绩的影响。研究结果显示,元化并未提升公司业绩,反降低了公司价值。

公司了摆元化失败的影,规模企业资产进行剥离分立,售累赘的子公司分支机构,或从某些特定行业完全退,重新确定公司核业务。一些公司原先的业务被售,企业管理层比较方便的接手者,极推动了MBO的流行。国约有20%的管理层收购企业资产剥离分立。说,正是由资产剥离分立的需求才促其行其。

20世纪80年代是国MBO最兴盛的期。表给的是1979-1988年公众公司被收购导致有化(going private)的情况,由收购包含了MBO,二者的趋势体相同。所从表中我仍判断MBO的致情况。

从表我,80年代由公司属部门的资产剥离导致的购并,及公司的整体购并,现了一高潮。数年份,资产剥离引的收购数量比公司整体收购,1986年达了144,易额95亿元。公司被整收购的是节节升高。数占全公收购的比例从1979年的6.4%增长1988年的26.9%;易额从1979年的6.36亿元飙升1988年的609.2亿元,占全公收购

(本章未完)

向前走,向后退?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