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杀开一条血路:办经济特区的大手笔 五、新的开放政策——“14+3”

深圳、珠海、厦门、汕头4经济特区的建立,取了举世瞩目的就,我国的社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新的经验。1984年一二月间,中国改革放的总设计师邓平视察了4经济特区,经济特区在短短的3年所取的巨就倍感欣慰。邓平再次肯定了试办经济特区决策的正确。2月24日,邓平在与部分中央领导同志谈话的候指:“特区是窗口,是技术的窗口、管理的窗口、知识的窗口,是外政策的窗口。”他指,中国更迅速取经济建设的胜利,必须进一步放:一,建立特区,实行外放,指导思不是收,是放。二,再放几点,增加几港口城市,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。

3月中旬,胡耀邦宣布中央决定在沿海一线,北辽宁省的连,南广西的北海,选择若干城市采取某些特殊的政策。遵照平同志的指导,不叫特区,但称放城市。

3月26日至4月6日,中共中央书记处国务院联合召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,着重研究沿海部分港口城市何进一步放的问题。的有津、海、连、烟台、青岛、宁波、温州北海等8市的负责人,深圳、珠海、汕头、厦门4经济特区海南行政区的负责人,及些城市所在的省、治区的负责人。次座谈历12,议非常活跃、生动,各的负责人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人在了专题言。议就进一步放连、秦皇岛、烟台、青岛、连云港,南通、海、温州、福州、广州、湛江、北海等14沿海城市,扩些港口城市外展经济活动的权力,并14港口城市投资办厂的外国人士、港澳同胞、华侨、台胞及其公司、企业给予优惠待遇等问题达一致意见。

4月30日,制订的《沿海部分城市座谈纪》迅速了中央的同意。国14城市实行了优惠政策:扩外经济活动的主权,放宽利外资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建设项目的审批权;外商投资实行优惠政策;划一定的区域外新技术区,力展原料加工口工业;调整几城市的放类型;加强基础建设等。

《纪》在5月4日被中共中央、国务院批转,即《关批转(沿海部分城市座谈纪)的通知》。通知指,14沿海港口城市工业基础较,科技力量较强。放些城市,是挥沿海中港口城市的优势,加强经济的展,创利外资、引进先进技术管理经验的新局面,是较快克服经济、技术管理的落状况的策,且它与4经济特区联系,从北南联一线,我国外放的前沿阵。

8月15日,根据中央国务院的决定,国务院布了《关经济特区沿海14港口城市减征、免征企业所税的暂行规定》,在4经济特区14放港口城市投资兴办中外合资企业、合企业、独资企业的外国港澳区的公司、企业及人,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,并且使14港口城市获了部分特区政策。

辟沿海经济放区是外放的三步决策。1985年1月25日,国务院召长江、珠江三角洲闽南三角区座谈。议决定3“三角”区,连同城市农村一外放,辟沿海经济放区。长江三角洲跨江苏、浙江两省海市(扩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4省1市),面积5万平方公,是我国最富饶的河口三角洲。珠江三角洲位广东省中南部,西三水,东至石龙,南至崖门。闽南厦漳泉三角区(厦门、漳州、泉州)位福建省东南部,范围包括30县。3三角区虽有“鱼米乡”、“丝绸府”、“花果洲”的称,但是经济却展缓慢。

了改变3三角带经济展较缓慢的局面,中央决定政策进一步放宽,经济搞活,使三区较快展。因此,3区所担负的任务是:建立内外结合,外向型主的经济,力展口产业,增加创汇力;努力引进先进的科技术,加吸收消化创新,推动全国科技的进步,国内市场提供更的优质产品,国积累更的资金;习国外社化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经验,创造适合我国实际的新的经营管理方法。

14沿海城市3经济放区执行新的放政策,经济建设有了长足的展:通讯、通、源等基础设施建设了加强,商业、服务业迅速展,并兴建了一批宾馆旅游设施。青岛市兴建了青岛新港青岛至胶县铁路,增设了万门电子程序控制动电话项目,并改建了机场;海市加强了市政建设投资,兴建了火车新站、国际电信楼,改建了国际虹桥机场等。

四、“百载商埠”的汕头远景喜人目录+书签六、开发海南 开发浦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