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未来大秩序 官民空间和政策的四种可能性

俞平 政治者,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

国与社协同治理的实质,就是政府与公民社政治务的合管理,简单说,就是官民共治。些年,包括政治界在内的中国知识界越越重视并倡导国与社的协同治理或官民共治。绝不是知识分子的标新立异,不是他不懂中国国情,更不是敌势力“西化”“分化”的结果,不是西方的“陷阱”,不是所谓的“杂音”“噪音”。恰恰相反,是中国知识分子推动社政治进步所承担的历史责任。尽管在官场严重腐败的背景,界难幸免。但我始终相信,中国知识界中恪守良知、担义的有人在。他既扎实立足中国的具体国情,又充分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果,己的知识思贡献振兴中华的业,一点一滴推动着国民族的进步。

在今世界,所越越的政治者日益强调官民共治或国与社的协同治理,究其原因,主有三。首先,官民共治是实现善治的基本途径,是通往人类理政治状态的必由路。人类已经进入一全球化网络化的新代,人类的理政治状态相应从“善政”转变“善治”。善治就是公共利益最化的治理程,其本质特征就是政治国与公民社,或简称国与社,处最佳状态,是双方社政治务的协同治理。果从治理主体的角度,人类社至今已经有三基本形式,即治-官治-共治。在国政府产生前,人类实行的是原始治。在国产生的很长间中,人类实行的是独裁专制,即官治。进入现代,官治逐渐让位共治。共治有形式,官民共治是其中的最高形式,官民共治就是民主政治。根据马克思的设,了共产主义社,国将随着阶级消亡,民主不复存在。即使根据马克思的政治逻辑,民主是国存在的最的是最高的形式,官民共治即通向其理的无国无民主的必经路。

其次,改革放我国社已经生深刻的结构变化,社形了三相独立的子系统,即:党政府官员代表、党政组织基础的国系统,或称政治社;企业代表,企业组织基础的市场系统,或称经济社;公民代表、民间组织或社组织基础的社系统,或称公民社。在改革放30年的社变迁进程中,我已经明显,市场系统社系统的力量正在迅速长,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,一相独立的中国公民社始形,并且中国的社政治生活生日益重的影响。随着社力量的日益增长,国将不断政民,权社,是一不逆转的社政治进程。国-社的协同治理或官民共治,不是国权民的实现形式。我曾经说,纵使有的中国特色,我此不例外。因此,官民共治是社变革政治进步的必结果。

最,在一些公共领域,我正面临严重的治理困境,急需重建新的治理秩序在公共治理领域,最佳的政策效果是“帕累托最优”,即政策相关方有利益的增加,无利益的损失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经常现的果则是截相反的情况:利益相关者利益损失者,相关政策不满意。我利益相关方输的政策困境,称“城管困境”。因“城管”现象是类政策的典型案例:管人者与被管者的利益不保障,双方不满意。人怪罪城管人员,但城管人员同冤屈满腹。一政策果有赢有输,无疑是最坏的政策。在现实生活中,仔细观察就现的情况处见。“医闹”,夫担惊受怕,患者则含怨藏怒。再校教育,生、长、老师牢不断。更广泛说,我的维稳代价越越高,不稳定因素却日益增;居民的民生不断改善,人政府的满意度信任度却有随提高;举国痛恨官员腐败,但腐败却仍在高位区;一方面我提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,另一方面我却又在政策助长各公共服务的差异化。凡此,是治理的失序、失效碎片化,是我面临的治理困境。任何一位中华民族的伟复兴负有责任的官员者必须正视公共治理的些挑战,并通深化政治改革,切实推进民主法治,从体制机制解决些问题,破解治理的困境。

任何公共政策有四的效果。其一是政策相关方从中获益,有任何损失,即全赢的局面。其二是数利益相关者从该项政策中获益,少数人的利益受损,即赢少输的局面。其三是少数相关者获益数人的利益受损,即输少赢的局面。其四是政策相关者的利益均不同程度受损,即全输的局面。任何理的决策者应力争一结果,坚决避免最两结果,特别杜绝最坏的“城管困境”。何从根本走目前的治理困境?根本的途径就是重构公共治理秩序,努力实现官民共治或国社的协同治理。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,切实推进官民共治,有几着力点。

一,确立核政治价值,重构政治认同。核政治价值是一国民族政治认同的基础,是民主治理的根本价值所在。核政治价值应是社主义核价值体系的主内容。它既传承我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,更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展方向。我认,从民主治理的角度,由、公正、尊严、谐,就是我应努力弘扬的核政治价值,是官民共治的价值目标。

二,改造公民教育,强化公民在公共治理的主体意识。“人民做主”一社主义民主的根本价值,在现代民主法治条件,有体现具体的“公民身份”或“公民权利”,才真正实现。党的十七指:“加强公民意识教育,树立社主义民主法治、由平等、公平正义理念”。政治教育的重点应是公民教育,通政治教育强化公民的主人翁精神,树立公民的权利意识、法治意识、公正意识、责任意识主体意识,觉担公共治理的责任。

三,强化执政德,再造政治信任。我既强调执政力执政位,但同强调执政伦理。共产党的执政位既不是与生俱的,不是一劳永逸的。“打坐”是旧政权的逻辑,不应是先锋队组织的共产党的执政逻辑。“权民所有”“权民所赋”“权民所”,才是共产党执政的合法源。因此,官民共治完全符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。四,完善制度环境,扩公民参与。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素,有广泛的公民参与,就谈不官民共治。有序的有效的公民参与,需相应的制度保障,需有足够的合法渠。随着公民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,其公共参与的需求日益增。与公民政治参与的需求相比,我的制度建设明显滞,参与渠远远不够。我应尽快建立完善官民共治的制度框架,让更的公民通合法的途径有序参与公共生活的管理。

五,创新社管理,推进社治。治是民主政治的素,尤其马克思主义者社主义者所重视。社治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深厚的现实基础,有官民共治的一突破口。在举国正在力推行的社管理创新中,社治应是重的关节点。社治应特别注重基层方治行业职业治。无论哪一类的社治,必须充分挥社组织或民间组织的重。

总言,官民共治或国社的协同治理,就是政府组织与民间组织共同承担公共治理的责任。从狭义说,它是推进社管理创新、改善社治理状况的关键所在。从广义说,官民共治是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。

中国需要“釜底抽薪”的改革目录+书签中国改革最大的风险是不改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