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忧患政府 中国从忧患里走来

周玮生 日本立命馆持续展研究中主任

2020年的国展目标提前10年完

谐展,乃今中国未中国最命题。谐社的建设,基长治久安与持续展,不是表面的稳定。

中国经济改革放的30年间,超乎世界所有的预期,保持着年均9%的高速增长态势。中共十七报告中,提了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(GDP)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国战略目标。国统计局数据显示,2000年中国人均GDP7078元,按年汇率折算约856元。果2020年实现翻两番,人均GDP应该达3500元左右。但实际,2010年的GDP总量达了58895亿元,人均GDP达了4253元/人,即2000年的近5倍。就是说,2020年的国目标已经至少提前10年完了。

中国经济、源消费、环境负荷与日、比较。经济:名义GDP世界2位(2010年58895亿元,国146,240亿元,日本54742亿元)、人均GDP4253元(世界94位)[按购买力平价(PPP)换算的话,则7500元,日本人均GDP33828元]。显,经济国≠经济强国。

源消费量:与国相近世界1位(2010年,标准煤换算32.5亿吨,石油换算约22.75亿吨。源给率92%。但是,中国GDP不全世界10%,源消费量却全世界源消费量的20%)。

CO2排放量:世界1位(2007年,中国CO2排放量61.4亿吨,人均4.5吨。国19.2吨,日本9.6吨)。

中国百年反思

(1)五内患两外患。有人称中国近年的变化“中国奇迹”。一“奇迹”体现一任何人无法否定的实:不管你是否喜欢中国,但你不不重视它的分量,倾听它的声音。但中国的展曾几引了国际几不同的论调:“中国威胁论”“中国崩溃论”“中国机遇论”“中国代论”,等等。物理工持续展的研究者,尽管不苟同此论,但我不不直率提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现象,坦言中国隐藏着五内患(政经腐败、贫富差距、民族问题、生态破坏、资源制约)两外患(外纷争全球气候变化)。

些潜在的危机果不基文明的未一长远前景,就难找解决的办法。黄河断流、长江洪水每年2300平方公速度推进的沙漠化现象,一切足警钟长鸣。不仅使每一中国人夜不眠,甚至让全球人坐立不安。处蔓延的“短平快”思维“急富”的思,腐蚀了国民精英的德,减弱了他国赖立国的长远决策的力。国土资源等综合衡量,中国比较适合生存的人口仅6亿人,让人重新思考未战略走向内涵。

(2)日本新干线与中国高铁。建设高铁是中国保持经济展、源安全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必经路。力求国民保持共识。世界所有达国的展轨迹是通先行。在中国的资源短缺、人口众的展中国,必须坚定不移展高速铁城际轨通,是在9年前,我日本新华侨华人的首任长极力向国内呼吁建设的一提案。

今日中国的高铁技术,既有日本、法国、德国等先行国的技术基础(我应该谦虚承认一点,尊重一点),更有中国人的汗水智慧。现在的技术模式,是站在前人肩膀的。从日本战高度展的轨迹,除了身努力外部原因外,一典型的模式是:一阶段是进口设备,二阶段是消化-改良-国产化(创立己的品牌设备),三阶段是量口设备。一模式叫“传承与创新”。高铁是一项高度综合技术。日本是一通新干线的国,世界高铁技术的展了巨贡献,但日本的新干线是融合了他国的技术就的。

“7·23”高铁特故,夺很宝贵的生命,暴露了中国高铁硬技术软实力的严重问题,更暴露了在故处理行政“让人愤怒”的严重落现象。由此件深切感,中国急需行政改革,让行政制度与世界接轨。

许应该告诫决策者我的国民,中华复兴、百年计“速则不达”。我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,探求一条适合中国的持续展路——谐展路。

人均1万元的精神意义

经30年的持续高速展,2010年,中国的名义GDP已跃居世界2位。人均GDP升4253元。果按购买力平价(PPP)换算的话,则7500元(日本33828元)。再经三年的展,按购买力平价换算的人均GDP有望达1万元。

那,人均GDP1万元具有何等意义呢?面日本的经验他山石,中国未展的与方向。

(1)日本在1981年达了PPP换算的人均1万元水平。中国与相差近30年路程。

(2)日本在达人均GDP1万元(PPP换算)前,追求物质需求的国民人数比追求精神需求的。但一旦超1万元,即1981年,追求物质丰富的国民人数反比追求精神丰富的越越少了。

什有此现象呢?

人均1万元的物质意义

人均GDP达1万元的候,主电的普及率已接近100%。汽车的普及率达了60%左右。

就是说,一人拥有1万元年收入的话,便满足基本的物质需。1万元是购买力平价(PPP)换算的,各国具有一定比。

人均1万元的环境意义

人均环境负荷与人口、经济、资源消费的相互关系,由公式算:

环境负荷/人口=(环境负荷/资源)×(资源/GDP)×(GDP/人口)-除量/人口日本在人均GDP达1万元,人均SO2排放量现峰值。,GDP不断升,但人均SO2值却不断降。便是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。

是人均1万元的环境意义一。人均达1万元,国力增强,环境意识提高,环境保护力度加,资金投入增,使规模导入硫装置。

GDP与幸福指数——中国的展目标

根据日本1958?2004年的人均GDP的变化国民生活的满意度的变化的问卷调查结果:

(1)人均GDP从1958年的不足500元升2004年的将近4万元,但国民中现在的生活回答“满意/满足”的均在70%左右,即满意度几乎不随GDP变。

(2)即使在20世纪50年代即在战非常困难的情况,依有70%的国民困难的生活表示满意,理解,一是穷(均穷),二是未拥有希望,三是意味着社稳定。

(3)幸福指数几乎不随GDP变,则少预示着中国未的展规模模式。

实,中国应该积极向日本习,并且像日本那倍加珍惜资源,高效利资源,同技术精益求精。中国眼正进入一苦制定“源战略”“资源战略”的热潮,其实,至简,中国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,全面考虑经济环境与社的谐与持续展。

人类文明持续的必条件

实现人类文明的持续展的最低必条件,需遵循述三原则。

原则1:再生资源的使量

原则2:非再生资源的使量99lib.生资源的量(现在完全忽视此原则)

原则3:污染的排量

年汇率折算约856元。果2020年实现翻两番,人均GDP应该达3500元左右。但实际,2010年的GDP总量达了58895亿元,人均GDP达了4253元/人,即2000年的近5倍。就是说,2020年的国目标已经至少提前10年完了。

术基础(我应该谦虚承认一点,尊重一点),更有中国人的汗水智慧。现在的技术模式,是站在前人肩膀的。从日本战高度展的轨迹,除了身努力外部原因外,一典型的模式是:一阶段是进口设备,二阶段是消化-改良-国产化(创立己的品牌设备),三阶段是量口设备。一模式叫“传承与创新”。高铁是一项高度综合技术。日本是一通新干线的国,世界高铁技术的展了巨贡献,但日本的

(本章未完)

市场的精神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