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 正面战场 第十一章 三次长沙会战

5日,日军攻占沙洋,6日占荆门、十铺、十回桥。8日,日军占领远安、河溶、江陵、沙市,主力展荆门、十铺、江陵线。9日始,在航空兵直接支援,向守军主阵进攻。午,右翼阵被突破,夜退守宜昌外围阵。日军继续进攻。激战至12日16,宜昌失守。日军11军原定在攻占宜昌,各部队即返回驻。占领宜昌的晚,园部一郎即令从速整理态势,撤退的准备。6月15日,令撤退,16日全部撤。五战区18军即收复宜昌。日本本营受欧洲德国占领巴黎意利宣布英、法战的影响,进一步加强重庆的威胁,不顾兵力不足,又命中国派遣军确保宜昌。17日12许,日军13师团又攻人宜昌。此,洪山区的日军40师团已被29集团军包围,激战6日夜,伤亡极重,师团长谷直次郎负伤,粮食,弹药全靠空投。园部一郎因无机动部队增援,令40师团身组织突围。6月21日,突包围圈,达钟祥北汉水东岸。至此,战结束。

此次战,日军虽占领了宜昌,但未击溃五战区的主力,且遭重创,伤亡1.1万余人。兵2中队、工兵1中队,另配属战车1联队、工兵1联队、野战重炮兵1队又1中队、山炮兵机关机各1队,汽车1中队)由通城东南的鲤港沿湘赣边境山,经南楼岭、福石岭向平江东进攻;106师团(中井良郎,欠步兵4队,野炮兵2中队,另配属101师团102旅团4队、野炮兵及迫击炮各1队渡江工兵1联队、4汽车中队)由奉新区先向高安区进攻,击溃该守军,转向北进,主力进攻修水,一部进攻武宁,摧毁九岭区抗日根据,策应军主力向长沙北进攻;陆军航空兵3飞行团(营原,侦察机1中队、1战队,战斗机、轻轰炸机各1战队)重点支援2主力师团战;海军13炮艇队(高间完,配属陆战队及部分航空兵)主掩护5旅团溯湘江进攻登陆。

武汉失守,湖北长江北湖南、江西西部,九战区防区。军委员赋予的任务是:保卫湘赣,尤长沙附近域。战方针是:湘北方面,利既设阵,逐次抵抗,换取间,消耗敌人,敌加进至二线阵(平江亘泪罗江线),则幕府山根据,猛袭敌侧背;万一进逼长沙,顶伏长沙附近及其东区的部队夹击。赣北方面,游击战牵制消耗敌人,万安方面应纵深配备,敌攻高安,则放弃高安,诱敌深入侧击。1939年9月旬,九战区悉日军向湘北,鄂南集结兵力,判断其有进攻长沙,遂根据战方针,制订了战指导纲。其主内容是:湘北方面次抵抗,诱敌至长沙附近包围歼灭;赣北及鄂南方面,侧击或围攻击破敌人,利主力方面战。此,九战区共有47师、3挺进纵队。其兵力部署是:19集团军(罗卓英,4师)位赣江西、浙赣路北松棚街、高安、新喻域;1集团军(卢汉,4师)位莲花山、桥、江州域;30集团军(王陵基,4师)位瑟琶山、蒲田桥,梁门域;27集团军(杨森、4师)位修水、桃花港、青梅湾队域;主防御方向的15集团军(关麟徵,8师)位粤汉路西侧、新墙河南、长沙北、幕阜山区及泪罗江两岸,麦市、新墙、鹿角(一线阵)、新街、汨罗、营田(二线阵)及福临铺、湘域;20集团军(商震、霍揆章,6师)位长江南、洞庭湖西石首、常德、宁乡域;湘、鄂、赣边区挺进军(樊崧甫,2帅、2挺进纵队)在德安、冶、阳新附近游击;总预备队(15师)分别隼结衡阳、湘潭、长沙、高等区。九战区司令长官(薛岳)司令部,位长沙。由卢汉有病,罗卓英统一指挥1、19集团军。

日军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9月13日达战命令。主内容是:隐蔽主攻方向,迷惑、牵制中国军队,命左侧翼106师团,9月15日先始进攻,由奉新西突破守军1、竿19集团军左翼阵,迸至其侧,歼灭守军高安西北区;命右侧翼5旅团,9月23日拂晓在营田登陆;命军主力9月23日拂晓进攻,向旧水游平江区攻击前进,歼灭该区守军15集团军,主力各部队的行动:6师团由新墙镇西向汨水南高突进;26旅团由杨林街西向悟口、汨水北岸突进;33师团由通城向麦市、渣津突进。

1939年9月15日,赣西方面日军106师团先进攻;其102旅团从高安东北城镇向祥符观32军阵牵制进攻;其主力从埠区突破守军60军阵,向1、19集团军阵方迂回。两集团军被迫撤。18日,32军放弃高安,退至锦江南岸。日军106师团主力与102旅团在高安合,21日放弃高安,102旅团返回城镇,106师团主力转向修水方向进攻,25日进至甘坊西区。湘北方面日军右翼5旅团及海军陆战队,9月23日由洞庭湖向守军15集团军左翼实施水包围,日在营田登陆,沿汨罗江南岸向东进击,25日攻占归义,日军主攻方向的6师团、26旅团,23日拂晓强渡新墙河,分别由新墙、杨林街突破守军52军阵;33师团亦日由麦市突破守军弟79军阵。24日,薛岳令命15集团军一部兵力在新墙河、汨罗江间阻击日军,主力退至泪罗江二阵。日军突破一线阵,不顾突破口外阵的中国守军,迅速向南急进,企图达汨水线,切断守军退路进行围歼。25日,6师团及26旅团达汨罗江北岸及平江西悟口;33师团遭守军79军依据山的坚强抗击、被阻麦市南约10公桃树港。激战至26日,蒋介石决与日军在长沙附近进行决战,遂电令薛岳:“准备6师兵力,位置长沙附近,并亲指挥,乘敌突入长沙际,侧击歼灭。”但日军战役企图,并非进攻长沙,目的在击歼中国军队、特别是15集团军的主力。战斗至27日,日军6师团、5旅团进至福临铺北区、26旅团、33师团及106师团,在守军坚强抗击、反击、被阻长乐街龙门厂黄沙桥附近。兵力相分散,且未寻歼中国军队的主力,恐继续深入陷入重围,冈村宁次遂决定停止前进,令26旅团向东转进,策应33师团。至30日,6师团一部兵力前至捞刀河北岸,26旅团与33师团在三眼桥合,106师团则在九岭山区内遭19集团军的强烈反击,陷苦战中。冈村宁次察觉态势不利,令全线撤退,命令说:“华军顽强,现仍潜伏干汨水、修河两岸区。本军避免不利态势,应速向原阵转进,图战斗力恢复,并应严密防备毕军追击。”10月1日,日军始撤退。2日,中国军队现日军撤退,薛岳立即达命令,求各部队,“现在态势立向面敌猛烈追击,务崇阳、岳阳南区捕捉”,“敌收容部队,派一部监视、扫荡,主力力行超越追击”。各部队因恐日军是佯退诱敌,故虽接“超越追击”命令,并未执行,仅尾追日军、收复失。至10月10日,中日双方又恢复了战前的态势。

此次战,日军在进攻与撤退行动中,不论在主攻方向粤汉路方面,是助攻方向九岭山区方面,均遭中国军队的坚强阻击、侧击追击,敌游击挺进军,亦不断袭击其方,日军遭很损失,并未实现其围歼守军主力湘赣区的战役企图。参加战的兵力,日军约10万人;九战区32师又3挺进纵队,约30余万人。日军伤亡3550人,中国军队伤亡及失踪约3万人。

一次长沙战,日军损耗了量人员、装备,并未达歼灭中国军队主力、摧毁其继续抗战意志的战略企图,中国军队虽在损耗较日军严重,却保存了主力,又未丧失空间,在20余的战斗中,阵防御与运动侧击及游击袭扰相结合的战法,予敌相损耗,是基本符合“消耗持久战”的战略方针的,在此意义,应该视是一次胜利的战役。特别在精神方面的影响,尤积极,通战,使中国军队确实认识,日军兵力不足,己无力动武汉战前那规模的进攻,加强了抗战必胜的信,提高了广官兵的士气。日军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认识一点。他在战给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西尾寿造的意见书中认,次战,既未击歼中国军队主力,又未攻占长沙即撤退军队,“恢复军原态势,此不啻号召敌人反击,其战军予鼓励,努力提高其士气”。实正是此。12月间,中国军队即动冬季攻势,各战区同进攻本战区内的日军,予侵华日军一定程度的打击。

(本章未完)

第十章 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