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篇 敌后战场 第十八章 太行、太岳区1941年秋冬季反“扫荡”作战

1941年1月始,日军即不断太行、太岳抗日根据进行“扫荡”、蚕食奔袭,并且在平汉路两侧获鹿至水冶段先构筑了3封锁线,侵入根据15至25公,企图隔断晋冀豫山区与冀南、冀鲁豫平原区的联系,便实行分区“扫荡”,予各击破。

1941年5月,日军动中条山战役。国民党军撤退,98军武士敏部退入八路军岳北抗日根据。不久,在八路军的支援,重返岳南沁河东区,但中条山岳南部区已陷入敌手。打击侵占晋南区的日军,八路军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8月初奉总部指示,386旅17、18团及决死队1旅57团组太岳南进支队,在活动浮山、安泽南区的太岳军区212旅策应,进入临(汾)屯(留)公路南、沁河西区,辟岳南抗日根据。日军1军消灭岳南、岳北沁河河畔的八路军,迫降或消灭国民党军98军,决定36、41帅团独立混16旅团主力及独立混4、9旅团各一部,进行规模“扫荡”。计划首先解决岳南的八路军、国民党军,北进攻沁源区的八路军。

9月22日,日军36、41师团独立混16旅团主力共2万余人,分别由安泽、屯留、浮山、长子等分9路向南北孔滩、马壁合击。八路军太岳南进支队部队与敌保持接触,主力转移至高平西的东西峪区。

29日,日军又兵分14路向东西峪一带合击,再次扑空。与此同,日军将拒绝“归顺”的国民党军98军予包围。武士敏军长率部匝战,突围未,负重伤被俘牺牲,其部1营在八路军支援突重围,其余部被歼。

10月3日,“扫荡”敌始撤退,并向北转移。岳南反“扫荡”结束。

10月6日,“扫荡”岳南的日军独立混4、9旅团各一部共3万余人,采“铁壁合围”、“反转电击”的战术,始岳北抗日根据进行现模“扫荡”。在岳南区反“扫荡”,岳北区军民即积极进行“空舍清野”等各反“扫荡”准备,并且分遣干部加强各区方武装民兵的指挥,坚持内线游击战,主力则转至外线在安泽、沁源等,连续打击日军。同,方武装一部在同蒲路平遥至灵石段展破袭战。18日,日军被迫退抗日根据。

10月底,日军又动7000余人的兵力,“捕捉奇袭”的战术,太行抗日根据进行“扫荡”,连续奔袭八路军总部、129师师部水腰兵工厂,企图捕捉八路军首脑机关、摧毁根据的兵工建设。

10月31日,日军36师团4000余人由潞城、襄垣等动,连续夜袭八路军129师师部驻涉县赤岸村、八路军总部一部分单位驻黎城西井镇等。

11月3日,日军独立混4旅团2000亲人,分由辽县、武乡动,奔袭有、贾豁、宋庄等。由太行抗日根据军民早有准备,日军处处扑空,并不断遭太行抗日根据军民游击战、麻雀战、雷战的有力打击。至11月6日,日军独立混4旅团撤回辽县、武乡;36师团撤至黎城。

11月9日,撤至黎城的日军36师团步兵222联队等部突奔袭黎城北的黄烟洞、水腰区。八路军总部力保卫水腰兵工厂,命令总部特务团等部凭借有利形,坚决抗击日军,并调129师4主力团在外线配合战,总部特务团奋战8昼夜,歼灭日军800余人,战至16日,拆埋机器设备主动转移。

17日,日军破坏水腰兵工厂回撤。与此同,配合战的129师部队,在日军进入水腰区,从侧、方不断打击敌人,游击集团处雷杀伤日军。日军在此打击,加风雪严寒,被迫迟回黎城,途中又遭设伏横岭、三十亩、曹庄区的385旅3团、新编1旅1团、386旅772团等部拦腰痛击,被击伤500余人。日军退至黎城又遭追击,遂20日夜撤回潞城。至此,太行区历22的反“扫荡”战乃告结束。歼敌1384人,八路军伤亡396人。

第十七章 晋察冀边区粉碎日军“百万大战”目录+书签第十九章 山东沂蒙山区反“铁壁合围”大“扫荡”作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