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篇 敌后战场 第二十三章 八路军1943年秋季反“扫荡”作战

1943年春,二次世界战生了有利反法西斯阵线的转折。德、意转入战略防御。日本在太平洋战场转入守势,且国内政局不稳,经济淑破产,军队士气低落,厌战反战情绪激增。日本帝国主义挽救其失败的命运,改变其在太平洋战场的不利态势,阻止军反攻,急尽快结束华战争,便从中国战场抽调更的兵力太平洋战场,此,在1942年12月21日的御前议,制定了《完东亚战争决定的处理中国问题的根本方针》,即所谓“华新政策”,企图力扶植加强汪精卫伪政权的政治力量,并蒋介石施加一定的压力,促使蒋、汪合流,达“华治华”的目的。

根据一方针,1943年2月27日,日军本营制订了1943年度《华战指寻计划》,并布了《陆命757号》命令,规定中国派遣军的首任务是确保其占领区,首先力争蒙疆方、山西北部、河北、山东、江苏北部及海、南京、杭州间区迅速安定。同、特别强调确保重资源区、中城市主通线的安全。在战指导,求日军分守备部队机动部队,并伪军接替部分日军担任守备,便抽日军太平洋战场在中国占领区内执行机动战任务;并且加强航空兵战,摧毁中、的空军基,此外,决定由国内调的1旅团在华的部分独立混旅团基础,扩编5师团,接替准备调往太平洋战场的5师团的防务。,日中国派遣军所辖兵力仍有24师团,12独立混旅团、1骑兵集团13航空兵中队,共60余万人。

日华北方面军贯彻本营的方针意图,1942年12月26日1943年1月7日,先召了所属各兵团长参谋长议,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讲话中宣称:“华北区东亚战争爆,就担负兵站基的任务”,今“更进一步挥野战军的本领,除重庆军加压力外,同与中国战士合,剿灭华北建设致命敌中国共产党军”。

3月24日,华北方面军达了1943年度《战警备纲》,确定将战重点指向八路军及其根据,国民党军则根据需,进行抑制或给打击;求各兵团负责各警备区的安定,特别重视确保铁路及主通沿线区、主城市及主资源区的安全,并促使伪军积极配合战;强调在条件许的情况,将原高度分散配置的兵力逐步集中,便加强机动战力,并提创造革新战法,强调实施奇袭急袭,捕捉八路军指挥机关摧毁抗日根据设施。填补调的27、36师团的防务,华北方面军将其所属的独立混4、6、15旅团扩编62、63师团,但其兵力有所减少,战斗力始降。华北伪军数量因国民党军批投降有所增加,但因形势其不利,士气更低落。

依据年度战计划,日华北方面军1943年半年将“扫荡”重点指向北岳、太行山东等抗日根据。但由八路军深入贯彻了“敌进我进”的方针,粉碎了日军的春、夏季“扫荡”,使华北各抗日根据恢复展,日华北方面军了改变其日益被动的局面,根据其派遣军总部制订的《秋季战指导纲》,修改了方面军的年度战计划,企图尽在秋季,经长期有组织的战,摧毁抗日根据,其“扫荡”重点指向八路军北岳、冀南、冀东、晋西北太岳抗日根据。

9月1日,日华北方面军召所属各军及直属兵团的参谋长议,达了战计划。

了迷惑八路军,日华北方面军先一部兵力“扫荡”晋察冀抗日根据平北区。9月2日,华北方面军调集63师团及110、26、62师团独立混3旅团各一部及伪军,共4万余人,在方面军指挥,预定约2月间,重点“扫荡”北岳区3、4军分区。

晋察冀军区根据日军动向,判断日军即将始秋季“扫荡”,遂决定内线与外线、主力与民兵、军打击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方针,粉碎日军的“扫荡”。据此,令北岳区方武装深入日军方,巩固边沿区与扩根据;令军区主力机动位置休整待机,准备反“扫荡”保卫秋收。

反“扫荡”战经历了三阶段。

9月中旬至10月中旬一阶段。9月15日,北岳区周围各路日伪军始行动。平汉路方面的日军63师团、独立混1旅团、110师团各一部,分别由保定、定县、正定、石庄动;正太路西段日军62师团一部,由阳泉、寿阳动;同蒲路北段日军独立混3旅团一部,由五台、崞县动;26师团一部由同动;平绥路东段日军独立混2旅团一部,由张口、宣化动,分别向一线各点集结。

16日至18日,各路日军奔袭动,占颂晋察冀军区1军分区的易县松山、2军分区的平山蚊潭庄、3军分区的唐县唐梅、4军分区的平山口、六岭关雁北区的灵丘关,完了3、4军分区的合围。打破日军的合围,晋察冀军区三分一的主力团、区队及边沿区的县区方武装、武工队,越封锁沟,深入敌占通线,展破击战,切断日军的方供应,破坏其方设施,三分二的主力团区队内线,营、连单位,结合民兵,广泛展游击战,在日军必经,量埋设雷,并依托有利形,阻击,侧击手段,迟滞、消耗与疲惫日军。

至9月旬,各路日军始进入根据中区,并依托临据点实行分区“清剿”,肆进行烧杀抢掠。针日军“扫荡”的特点,晋察冀军区9月20日指示各军分区,利青纱帐,积极主动打击敌人,粉碎敌“扫荡”,各军分区根据军区指示,力组织击组、爆破组与民兵的游击组相配合,展麻雀战、雷战,扼守、隘口,打击“清剿”敌。日军围攻阜平东北神仙山完县西北的青虚山,掩护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贮藏在该的批弹药物资,42团2团一部坚守制高点,与日军苦战日,在6团、特务团等部配合,将日军击退。25日,晋察冀军区又令各军分区,除一部兵力分散活动中区及敌进行游击战外,适集中主力打击股“清剿”敌,迫敌缩“清剿”范围缩短“清剿”间,遵此指示,坚持内线的部队,适集中兵力给“清剿”日军沉重打击。同,在外线的部队则向敌通线据点动猛烈攻击。日军在其方据点不断遭打击的情况,被迫协调“扫荡”的兵力回援其方,并加强通线的守备。

从10月中旬始,反“扫荡”战进入二阶段。日军在其兵力不足的情况,不不缩“扫荡”范围,并改抢粮合击根据领导机关主,从10月13日,日军集中兵力唐河、沙河、滹沦河流域的主产粮区进行“扫荡”。晋察冀军区一部兵力,掩护党政干部分赴各产粮区领导群众抢收粮食,进行坚壁清野。同,集中主力,坚决打击分散“清剿”敌。至10月旬,根据军民已抢收完唐河、沙河、滹沱河流域85%的粮食。日军在其抢粮计划破产,即企图集中兵力与八路军主力决战。晋察冀军区立即主力一部转向外线打击日军,部分散坚持内线斗争。至11月旬,日军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的企图又告落空。

11月中旬,反“扫荡”战转入三阶段。日军在根据军民的连续打击,伤亡已达7000余人,且方不断遭袭击,遂11月中旬始,改一部兵力进行有重点的规模奔袭合击,掩护其主力分批撤退。晋察冀军区则在内线的主力部队与在外线的部队紧密配合,分别在盂县北的庄、涞源东南的曹庄台平山双石洞等给日军重创,迫使日军慌忙撤退。至12月15日,反“扫荡”战胜利结束。

晋察冀抗日根据北岳区军民在历3月的反“扫荡”中,共战4200余次,歼灭日伪军1.1万余人,攻克逼退日军据点、碉堡200余处,并一度攻入保定、望、唐县、完县、浑源等13座城镇,炸毁火车13列,击毁坦克3辆、汽车240余辆,击落飞机1架,不仅恢复了根据的原有区,且在敌占区收复村庄1000余座。八路军伤亡2427人,在次反“扫荡”中,日军肆烧杀,制造了阜平平阳、易县寨头、平山南岗等许惨案。在8县中,即烧毁房屋13万间,抢走牲口1.2万余头,杀害群众5000余人。

日军在“扫荡”北岳区期间,9月15日至12月中旬,独立混8、9旅团及关东军伪军各一部,共1万余人,冀东抗日根据长城南滦河两岸西部平原区进行分区“扫荡”,企图驱逐冀东八路军,重新控制冀东平原特别是沿海区,并乘秋收际抢粮。冀东八路军改变反

(本章未完)

第二十二章 沁源围困战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