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编 两宋之部 第三十三章 新旧党争与南北人才 元祐以下

王安石的新法,不说有功,王安石确是有伟抱负与高远理的人。他新法招人反,根本似乎含有一新旧思的冲突。

所谓新旧思冲突,亦说是两态度冲突。此两态度,隐约表现在南北域的区分。

新党率南方人,反派则率是北方人。

宋室相传有“不相南人”的教戒。无论其说确否,宋初南方人不相则系实。南方人的势力,却一步一步侵逼北方人面。真宗的王钦若,仁宗的晏殊,打破了南人不相的先例。

宋史王旦传:“真宗相王钦若,旦曰:‘臣见祖宗朝未尝有南人国者。虽称立贤无方,须贤乃。臣宰相,不敢沮抑人,此亦公论。’真宗乃止,旦,钦若始。语人曰:‘王公迟我十年宰相。’”或谓真宗问王旦:“祖宗有宓(mì)谶,云南人不相,此豈立贤无方义”云云。见曲洧(wěi)旧闻。真宗景德初,晏殊神童荐,与进士并试,赐同进士身。寇准曰:“惜殊乃江外人。”帝顾曰:“张九龄非江外人耶?”又陆游谓:“圣前北人,寇准持尤力。”

南方人在,显是站在新风气最前线。

晁尝言:“本朝文物盛,国初至昭陵仁宗。并从江南,二徐兄弟锴、铉(xuàn)儒,二杨叔侄紘(hóng)、亿。词章,刁衍、杜镐(gǎo)明习典故,晏丞相、殊。欧阳少师修。巍乎一世龙门。纪纲法度,号令文章,灿具备。庆历间人材彬彬,皆江南。”

在野校提倡,晏殊知应府,延范仲淹教生徒。五代校废,兴殊始。及仲淹守苏州,首建郡,聘胡瑗师。在朝风节振厉,范仲淹祕阁校理,每感激论,奋不顾身,一士夫矫厉尚风节,此始。文章盛,尤著者欧阳修,奖引进,恐不及。赏识,率闻人。曾鞏、王安石、苏洵,洵子轼、辙,皆布衣,修游其声誉。宋文,莫盛是。朋党,晏殊平居贤,世名士,范仲淹、孔辅,皆其门。仲淹殊荐祕阁校理,承殊风益进。者从质问,执经讲解,亡所倦。推俸食四方遊士,诸子至易衣。仲淹罢知饶州,尹洙、欧阳修、余靖皆坐贬,朋党论是兴。皆由南士。

司马光与欧阳修贡院逐路取士争议,便已十分表见南方文风气已超驾北方远甚。

司马光谓:“古取士,郡国户口少率。今或数路中全无一人及,请贡院逐路取人。”欧阳修非,谓:“国取士,惟才是择。东南俗文,故进士;西北人尚质,故经。科场东南取进士,西北取明经。东南州军进士取解,二、三千人处解二、三十人,是百人取一。西北州军取解,至处不百人,所解至十余人,是十人取一。比东南,十倍优假。东南千人解十人,初选已精。西北士,业不及东南,解又十倍优假,初选已滥。广南东西路进士,绝无举业,诸州但据数解。其人亦知无艺,一就省试即归,冀摄官。朝廷岭外烟瘴,亦许其此。”

据司马、欧阳两人主张,见北方文风已远逊南方。不仅取解人数不相比,且北方考明经,南方考进士。唐科,即进士,非进士及不官,非善诗赋、论策不及。世遂谓文诗赋盛南方,不知中唐前,殊不尔。进士、明经,难易荣辱绝不同。唐人语:“三十老明经,五十少进士。”宋人则曰:“焚香礼进士,撤幕待经生。”(欧阳修诗句)试进士日,设香案阶前,主司与举人拜。(此唐人故。)有司具茶汤饮浆。试经生,悉撤帐幕、毡席属,亦无茶汤。渴则饮砚水,人黔其吻。又曰:“焚香取进士,瞋目待明经。”设棘监守,惟恐其传义。盖明经试先帖文,掩其两端,中间惟一行,裁纸帖,凡帖三字。四、五、六即通。帖文口试义。停口试,改墨义十条。宋吕夷简应本州乡试卷:“‘者七人矣’,请七人名。”云:“七人某某。谨。”又:“‘见有礼君者,孝子养父母’,请文。”云:“文曰:‘见无礼君者,鹰鸇(zhān)逐鸟雀’谨。”又题:“请注疏。”则:“注疏曰云云。”有不,则曰:“未审。”明经仅记诵,故人贱视。史称:“五代干戈抢攘,贡举未尝废,惟每年所取进士,其仅及唐盛半。三礼、三传、究、明经诸科,唐所取甚少,晋、汉明经诸科,中者动百计。”则北方士人考明经,盖五代丧乱,文章坠废。南土较安,故诗赋文日盛。

熙宁间,王安石罢词赋、帖经、墨义,并归进士科,齐、鲁、河朔士,往往守先儒训诂,质厚不文辞,榜是南人,北人极少。哲宗,遂许齐、鲁、河朔五路北人皆别考,取人南北始均。元祐诸老即北人。谓“北人质厚,不文辞”,其实中唐前擅文辞者,北人。中唐,则诗人江南矣。陆佃(tián)在元丰八年有乞添川、浙、福建、江南等路进士解名劄子,谓:“京东、西、陕西、河东、河北五路,是五、六人取一人;川、浙、福建、江南往往至五六十人取一人。”则在南人意见中,尚觉南士机不北人。南北分卷制,直至明代,依不革。诚使公竞选,北人底争不南人,不不此调节。又按:唐韩愈欧阳詹哀辞言:“闽人举进士詹始。”则闽人举进士者必甚少。此三百年,至宋中叶,闽进士常六、七百人,居五一。流寓他处,及占名数京师入太者,尚不在内。新党人亦闽人盛。称吴、楚、闽、蜀。

南北两方文风盛衰比较,面即反映南北两方经济状况荣枯。

司马光谓:“非游京师者,不善诗赋、论策。每次科场及进士,率皆是国子监封府解送人,”盖文、政必待师友风尚观摩,社声气染习。抵北方社,经济日趋枯竭,故士人不游京师。南方经济较优,故游者盛。晏殊、范仲淹及欧阳修辈,皆南人居京朝,名士领袖,风气前导。

因此南人,颇有北方人政治待遇较优,南方人经济负担较重感。

李觏(gòu)长江赋谓:“国重西北轻东南。彼官特举,此官累资。敛此则莫知其竭,输彼则惟恐不支。官资则庸人并进,敛竭则民业隳。贪暴,寒饥。是不盗贼,臣不知其所归。”此乃一极激昂不平鸣。

在北人眼中,则南人在政治势力日扩,似乎非国前途福。

宋人笔记谓:“治平英宗。中,邵雍与客散步津桥。闻杜鹃声,惨不乐。曰:‘不二年,南士相,南人,专务变更,此。’”此说本不信,在此故中,却充分表现北人讨厌南人权理。

中国疆域广,南北两方因形、气侯、物产等等差异,影响及社风习,及人民情;双方骤接触,不免思态度及言论风格,均有不同,易生抵牾。

神宗相陈旭,升。问司马光:“外议云何?”光曰:“闽人狡险,楚人轻易,今二相皆闽人,曾公亮、陈旭。二参政皆楚人,王安石,唐介。必援引乡党士,充塞朝廷,风俗何更淳厚?”此说不知确否,必北人有此论南人者。又司马光与吕惠卿在讲筵,因论变法,至前纷挐(rú)。曰:“相与论是非,何至乃尔?”既罢讲,君实光。气貌愈温粹,吉甫惠卿。怒气拂膺,移尚不言。人言:“一陕西人,一福建子,怎生厮合者!”

所王安石新政,似乎有些处是代表着南方智识分子一新与激进的气味,司马光则似乎有些处是代表着北方智识分子一传统与稳健的态度。刘挚谓:“今有喜敢,有乐无。彼此流俗,此彼乱常。畏义者进取耻,嗜利者守无。此风浸盛,汉、唐党祸必。”挚神宗,言:“臣东北人,不识安石。”其言正足代表两派态度。除却人偶方面,似乎新旧党争,实在是中唐安史乱,在中国南北经济文化转动,一应有现象。

王安石新法,有些似在南方人特见有利,在北方人或特见有害的。

罗从彦遵尧录谓司马光所改法,无不人,惟罢免役失。王安石免役,正犹杨炎均税,东南人实利。今按:罗亦南人,其言必信。政繁则役重,东南役,谅必较重北方。治平四年九月,司马光论衙前有云:“臣见国民间苦正役,改置乡户衙前,又乡贫富不同,乃立定衙前人数,选物力最高一户补充。行十年,民困愈甚。向差正,例有

(本章未完)

第三十二章 士大夫的自觉与政治革新运动 庆历熙宁之变法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