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编 元明之部 第三十八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(上) 自唐至明之社会

唐中叶前,中团经济文化支撑点,偏倚在北方。黄河流域。唐中叶,中国经济文化的支撑点,偏倚在南方。长江流域。一转变,安史乱关捩。

(一)论漕运

漕运一言,汉初言漕山东粟给中官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五凤中,司农耿寿昌奏言:‘故,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给京师。’”三国鼎立,乃至南北朝峙,各立国,不闻北方仰给南方。隋炀帝运河。业九年通济渠,西苑引谷、洛水达河,又引河通淮海。四年永济渠,引沁水南达河,北通涿郡。置洛口回洛仓,穿三千三百窖,窖容八千石,纳东南、东北两渠所输。

他北齐、北周与南朝三分鼎足的形势打通一气。东南、东北,均兴水运,并不是北方仰赖南方粟。

唐代江南户口日,租、调日增,漕运遂几问题。

元十八年裴耀卿言:‘江南户口,无征防役,送租、庸、调物,岁二月至扬州,入斗门,四月,始渡淮入汴,常苦水浅。六、七月乃至河口,河水方涨,须八、九月水落,使河入洛。漕路梗,船樯阻隘。江南人不习河,转雇河师水手,重围劳费。其行日少,阻滞日。河口置武牢仓,巩县置洛口仓。使江南舟不入黄河,黄河舟不入洛口。水通则舟行,水浅则寓仓待。则舟无停滞,物不耗失。’元二十二年裴耀卿江淮、河南转运使,凡三岁,运米七百万石。

元二十五年,始“籴法”,令江南诸州租并回纳造布。见中央赖北方粟已够。《新唐书?食货志》:“韦坚广运潭,岁漕山东粟四百万石”,云山东,不言吴、越江南。

宝八年诸仓粟表:

据表,知宝八年前,诸米粟最盛者首推河南、河北,此则关内与河东,更次乃及江南、淮南。就此推南北经济情况,明明北胜南尚远。

安史乱,唐室遂专赖长江一带财赋立国。直至河北、山东藩镇割据,租税不入中央,唐室的财政命脉,遂永远偏倚南方。

其则江入河漕运,尤军国重。德宗,缘江、淮米不至,六军士,巾呼。

刘晏肃、代理财名臣,主的便在整理漕运。

晏办法,体仍是裴耀卿遗规,使江船不入汴,江南运积扬州。使汴船不入河,汴河运积河。河船不入渭,河船运积渭口。渭船运入太仓。又史称:‘晏河南、江淮转运使,每岁运米数十万石给关中,或至百万余斛。’

此乃一政治形势所致,北方经济依立,其仰赖南方者尚不甚。

贞元八年陆贽奏:“轻者每年江、湖、淮、浙运米百一十万斛至河,留四十万斛贮河仓,至陕州又留三十万斛贮太原仓,余四十万斛输东渭桥。今河、太原仓见米犹有三百二十余万斛,京兆诸县斗米不直钱七十,江淮斗米直百五十钱,请令年江淮止运三十万斛。”文宗太,岁运江淮米不四十万斛。宣宗中,裴休转运使,乃增至百二十万斛。

宋汴京,主原因,即迁就漕运。石晋洛迁汴,已此。据定制,太平兴国六年。漕运凡有四线。

一、汴河——米三百万石,景德中至四百五十万石。至初,至五百八十万石。中祥符初,至七百万石。率六百万石常。菽一百万石。江南、浙东西、淮南、荆湖南北,江入淮,淮入汴。

二、黄河——粟五十万石,岁漕益减耗,才运粟三十万石。嘉佑四年诏罢,惟漕三河。菽三十万石。陕西,三门、白坡转黄河入汴。

三、惠民河——粟四十万石,治平二年,二十六万七千石菽二十万石。陈、蔡,闵河、蔡河入汴。

四、广济河——粟十二万石。治平二年,至七十四万石京东,五丈河历陈、济、及郓。

江、淮所运谓东河,亦谓河。即一线怀、孟等州所运,谓西河。即二线颖、寿等州所运,渭南河,亦谓外河。即三线曹、濮等州所运,谓北河。即四线

宋代在全国统一的局面,国财赋,始正式部偏倚在南方。南宋岁收,转更超北宋。

宋初岁入千六百余万缗,已两倍唐代。熙宁至五千余万缗。南渡,更增至六千余万。狭赋转。

元代建燕京,米粟依全赖江南,遂创始有海运。海运秦已有,唐仁亦转东吴粳稻给幽、燕,(见杜诗)惟仅给边已。

元海漕其利甚溥,其法亦甚备。船三十一纲,船九百余,漕米三百余万石。船户八千余户,又分其纲三十。每纲设押官二人。正八品行船又募水手,移置扬州,先加教习。领其者则设专官,秩三品,有加秩,无易人。创议者朱清、张瑄,本海盗,,父子致位宰相,弟侄甥婿皆官,田园宅馆遍,库藏仓库相望,巨艘舶番夷中。宗德七年,封籍其资,拘收其军器、船舶等,并命其海外未商船,至亦依例籍。盖二人仍皆营盛海外贸易。

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,海运二百五十余万石。其累增至三百五十余万石。文宗历二年最高额。

元代岁入粮数总计:

据表,除江西外,其他辽阳七粮数总计,尚不及江浙一处,江浙、江西、湖广三处合计,又恰其他六一倍。亦又超腹及其他六,即全国总数。

就西晋言,游粮食仰给荆襄。至此则江浙远超湖广矣。又若整南方江浙、江西、湖广、四川、云南与北方比,则南北相差更远。

明漕运凡五变:一、河运。兼水陆,淮入河,始永乐元年。二、海陆兼运。永乐四年。三、支运。九年通河,十三年始兴支运。四、兑运。宣德六年。五、改兑。

支运规定苏、松、常、镇、杭、嘉、湖诸粮,拨运淮安仓。扬州、凤阳、淮安拨运济宁仓。三千艘支淮安粮运济宁,二千艘支济宁粮运赴通州。淮至徐浙、直军,徐至德京卫军,德至通山东、河南军,次递运。岁四次,运三百余万石,谓支运。又浸增五百万石。终明世,其定制四百余万石。

兑运者,民间但运至淮安、瓜州,兑与卫所官军,运载至京,给与运费及耗米。初皆支运,渐兑运。

改兑者,令河官军运赴江南水次兑,官军长运,遂永制。

运船在顺,永乐至景泰,无定,数甚。定数万一千七百七十,三年修,六年修,十年更造。官军十二万人。粮数比:化八年定额

北粮

755,600石。

南粮 3,244,400石。内兑运米,即苏州一府655,000石,超浙江全省(60万石)。松江一府203,000石,超江西全省(40万石)半数。常州一府175,000石,超湖广全省(25万石)半数。苏、松、常三府合计,占南粮全数三一。

北粮及南粮五一。荒、人荒,遂北方二患。《日知录》卷十七整的中央,几乎全仰给南方。南赴北粮食运输,亦国每年一次耗费。

清代漕运额,亦定四百万石。据清初《漕运例纂》规定,各省漕运原额,约南四北一比。惟据《清典》乾隆十八年奏销册计,则南八北一。又据《户部则例》,乾隆四十四年漕运额则南十北一比。

(二)论丝织业与陶业

耕、织农两宗,粟米与布帛亦国租、调雨类。蚕桑业,中国明甚早,其先皆在北方。春秋北方名“桑”字者,散见各处。汉代丝织物,在黄河流域,已有几著名的中点。山东临淄、河南襄邑。此已超庭手工业。故曰‘兖、豫:漆、丝、絺、纻’。蜀锦亦极有名。惟江南则绝不见有蚕丝业。

北魏均田制,特有“桑田”,证桑养蚕、调丝织帛,北方农民一极普遍生业。《颜氏训》谓:‘河北妇人织絍组紃,黼黻锦縤罗绮工,优江东。’贵族此,平民谅亦尔。隋代清河绢一。唐代桑土调绢絁,麻土调布。元二十五年,令江南诸州纳布折米,见其江南诸州尚不桑土。又令河南、河北不通水利处,折租造绢。越人的机织,由北方传授。

李肇《国史补》:‘初,越人不工机杼,薛兼训江东节制,乃募军中未有室者厚给货币,密令北娶织女归。由是越俗化,更添风,绫纱妙城江左。’左思《吴赋》有‘八蚕县’。宋文帝亦极奖蚕麻。沈瑀令民每植蚕十五株。南方蚕,源甚早。惟精进盛,则在。

唐代全国各州郡贡丝织物数量,定州一。品

(本章未完)

第三十七章 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(下)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