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编 元明之部 第四十一章 社会自由讲学之再兴起 宋元明三代之学术

唐中叶,中国一绝的变迁,便是南北经济文化转移。另一变迁,则是社贵族门逐渐衰落。依照先秦传统的政治理论,社本不该有贵族门存在。东汉的读书人,却因因缘造了他的门阀。盛东晋南北朝,至隋唐统一,科举制兴,始渐衰。

门衰落,社的新形象,举其者约有几点:

一、是术文化传播更广泛。前体保持几门庭的,现在渐渐社所公有。

二、是政治权解放更普遍。前参预政治活动的,体几门氏族所传袭,现在渐渐转换更快,超迁更速。真真的白衣公卿,常。

三、是社阶级更消融。前士庶分,由世,现在渐人的情。农子弟,一跃士夫。士夫的子弟,亦失其先业降庶民。一变动,渐渐更活泼、更。

就一点论,唐社,有几极显著又极重的与前不同处。

一、是雕版印书术明,书籍传播愈易愈广。

雕版术最初应始唐代。

印章摹刻,远始秦世。石经移写,则东汉。此释、两教刻印符咒图画,盖印章摹刻与雕版印刷渡。最初雕版印书,应始唐代。格致镜原引陆深河汾燕间录谓:“隋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,悉令雕版。”叶德辉书林清话云:“陆氏此语,本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,其文本曰:‘废像遗经,悉令雕撰。’意谓废像则重雕,遗经则重撰耳。世或据陆语谓雕版印书隋,非。”今存最初雕版书籍,敦煌石窟现金刚经,卷末云咸通九年造。

其正世族门衰落,代迭。

柳玭(pín)训序:叶梦石林燕语引。“中三年在蜀,阅书肆所鬻(yù)书,阳、杂记、占梦、相宅、九宫、五纬流,又有字书,率雕版印纸,浸染不晓。”又国史志:“唐末益州始有墨版,术数字书。”是刻书,通俗利贫,略同佛、两教传播佛像符咒。故世族,经典书,尚无刻本。至五代毋昭裔蒲津人。先布衣,常从人借文选、初记,难色。昭裔叹曰:“恨余贫,不力致。他日稍达,愿刻版印,庶及者。”蜀相,乃命工雕版此二书,复雕九经、诸史。西蜀文字由此兴。见陶岳五代史补,又王明清挥麈(zhǔ)录。

兴则在五代。

旧五代史:“唐明宗长兴三年,宰相冯、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,刻版印卖。”王明清挥麈录余话云:“唐平蜀,明宗命太博士李锷(è)书五经,仿蜀中制,刊板国子监,监中印书始。”明清有锷书印本,五经存焉,题长兴二年。五代:“周广顺三年六月,尚书左丞兼判国子监田敏进印板九经书:五经文字、九经字各二部,一百三十册。”

至宋又有活字板明。

活字板庆历中布衣毕升所明,亦非士夫贵显者。西洋活板印书始明代,较此四百余年。

书籍刻板既,流传日广,是民间藏书蜂。王钦若书目四万三千卷,宋敏求藏书三万卷,李淑二万三千余卷,田伟四万七千卷,苏颂藏书万卷,李常二万卷,晁(cháo)公武二万四千余卷,蔡致君二万卷,叶梦逾十万卷,陈振孙五万余卷,周密三世积累有书四万二千余卷。

读书者亦方便。

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:“余犹及见老儒先生,言少求史记、汉书不,幸,皆手书。近岁市人转相摹刻,诸子百书,日传万纸。”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亦云:“三代漆文竹简,冗重艰难。秦、汉,浸知钞录,楮(chǔ)墨功,简约轻省。汉至唐,犹卷轴。卷必重装,且每读一卷,检一,紬(chōu)阅展舒,甚烦数,收集整比,弥费辛勤。至唐末宋初,钞录一变印摹,卷轴一变书册,易难毁,节费便藏,四具焉。”

此等机,已不少数人所独享。

就著量论,亦较唐代远胜。

旧唐书 经籍志,连前代总计,集部凡八百九十二部,一万二千二十八卷。

宋史 艺文志,有宋一代,集部凡二千三百六十九部,三万四千九百六十五卷,较战国迄唐集部,增二倍有余。补辽金元艺文志,集部六百六,七千二百三十一卷。辽、金集部不,皆元代。旧唐书载唐仅一百一十二,元人较,尚五倍。

二、是读书人既,校书院随。术空气,始不庭所囿。

校本是传播术的公器,但有在贵族门失其存在始抬头。所西汉校尚有绩,因那新士族尚未产生,旧贵族则已消失。一逮东汉晚季,校即不人重视。那术已牢笼新士族的庭中。

东晋 南北朝迄隋唐中叶,体说,除却几门故士族保持其绵延不断的庭教育外,平民庶人走入术的圈子,非常不方便。因既无书籍又无校。宗教势力即由此扩展。一般享受不教育读书利益的聪明分子,有走寺庙,满足他的精神求或智识。但数则读文选、习诗赋,谋应举。

即雕版印书亦由寺庙始。前举唐代金刚经例。宋初印书,亦先佛藏。佛祖统记:“宋太祖宝四年,敕高品张从信往益州雕藏经板,至太宗太平兴国六年板进,凡四百八十一函五千四十八卷。”较印经史注疏在前。

宋初的者,往寺庙中借读。范仲淹、胡瑗等。但转关世运,治儒术古经典,与唐代士人山林寺庙读书风不同。

有名的四书院,即在其萌芽。

庐山 白鹿洞书院、嵩阳书院、岳麓书院、在长沙。应府书院,在归德。即山林创建,其掌书院者称“山长”。亦模仿寺庙规制。又有衡州 石鼓书院,唐元间衡州李宽所建。故人有数石鼓不及嵩阳者。

从人的聚徒讲,渐渐变书院。

五代 戚同文通五经业,晋末衰乱,绝意禄仕,将军赵直筑室聚徒数百余人。祥符,有曹诚者,即其旧居建舍百五十间,聚书五千百余卷,愿舍入官,其遂应府书院。晏殊应府,书院府,延范仲淹掌教。

从书院的规模渐渐变国正式的校。

范仲淹主苏州,招胡瑗主苏。胡在苏 湖讲二十余年;皇祐末,国子监讲书,专管勾太。宋太章程,即依胡氏苏 湖讲规。庆历,州郡相继兴。书院亦由朝廷赐额、赐书、拨田、派山长主教,其质与稍校相同。宋代校教育,乃由书院讲其端。

讲及校书院渐渐兴,同即寺庙的吸引力渐渐降低。虽元代,世乱北朝相差不远,但民间并不争趋宗教,亦因各有书院校传播术故。

见宗教盛,亦与贵族门相引并长,不尽关世盛衰。故唐初虽盛世,佛教尚行;元代虽衰乱,佛教不复振。此因社聪明颖秀子弟别有处,安托身,不必走向寺庙中。因此寺庙中佛亦日就衰微,社更不佛寺,其互相因果。

元代书院较宋盛。

续文献通考:“太宗八年,行中书省杨维中从皇子库春伐宋,收伊 洛诸书送燕京,立宋儒周敦颐祠,建太极书院,延儒士赵复、王粹等讲授其间,元建书院始。其昌平有谏议书院,河间有毛公书院,景州有董子书院,京兆有鲁斋书院,州有崇义书院,宣府有景贤书院,苏州有甫书院、文正书院、文书院,松江有石洞书院,常州有龟山书院,池州有齐山书院,婺源有明经书院,太原有冠山书院,济南有闵子书院,曲阜有洙泗书院、尼山书院,东阿有野斋书院,凤翔有岐阳书院,郿(méi)县有横渠书院,湖州有安定书院、东湖书院,慈谿(xī)有慈湖书院,宁波有贸山书院,处州有化书院,台州有蔡书院,南昌有宗濂书院,丰城有贞文书院,余干有南溪书院,安仁有锦江书院,永丰有阳丰书院,武昌有南湖书院、龙川书院,长沙有东冈书院、乔冈书院,益阳有庆州书院,常德有沅阳书院,福州有勉斋书院,同安有同书院,琼州有东坡书院。凡此盖约略举,不尽载。”

直至明代,术在社由传播的方便,永不再产生独擅术秘的贵族门。

三、是社术空气渐浓厚,政治世传袭的权益渐减缩,足刺激读书人的观念,渐渐从做子孙长的兴味,转移做社师长的理。因此人讲寖寖盛。

四、是书本流传既,术兴味扩,讲者渐渐从庭礼教及国典制此贵族世传袭两骨干。此外则艺术亦足表示贵族

(本章未完)

第四十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(下)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