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篇 挑起历史的重担 第七章 到陕北落脚

1935年9月13日,张闻同毛泽东、彭德怀等一,率领红军陕甘支队离俄界,迅速北。

迎面的关隘是险腊子口。山口宽仅30米,真是一夫关,万夫莫。了关口,就进入甘南的阔带。腊子口已被国民党新编十四师鲁昌部控制,胡宗南的援兵赶,严密封锁山口,红军就很难了。在紧急关头,红军先头部队红四团9月17日英勇机智歼灭守敌两营,夺取了腊子口,打了主力红军北进甘南的通。

9月18日,先头部队进驻有守备的甘南镇哈达铺(今属甘肃省宕昌县)。毛、洛、周、博等翻越岷山,20日达。,张闻在哈达铺的一座关帝庙主持召中央政治局常委,主讨论组织部工部队整编问题。据议记录,席议的:洛(洛甫,即张闻)、博(博古,即秦邦宪)、泽(毛泽东)。参加者有:稼(王稼祥)、迈(罗迈,即李维汉)、德怀、尚昆。

张闻讲话强调爱护干部,说有的老同志有力,但人拖瘦了。干部的处理“宽一些”,“现在有马的,不必取消”。据议记录。

毛泽东支持张闻的意见,在讨论中说:我现在的干部是精华,应该注意保护。组织部应该调查了解干部,既了解高级干部,又了解中级干部。转引金冲及主编:《毛泽东传(1893—1949)》,中央文献版社1996年版,365页。

议决定了整编方案:陕甘支队设三纵队,原的一、三军团分别改一、二纵队,中央机关、红军总政治部等组三纵队。三纵队由叶剑英任司令员,邓任政治委员。议讨论了白区工,张闻提,“设法派人与白区取[]联系,建立白区工。”议同意他的提议,决定派谢觉哉、毛泽民新疆建立通站,“的话与国际接头”。据议记录。谢、毛二人未行,毛泽民新疆。

常委,张闻毛泽东、博古等读一批报纸,主是七八月间的津《公报》。些报纸,是两前先头部队进入哈达铺从邮局的。另外,红军侦察连在军阀鲁昌部的一少校军官的行李中缴获了几份报纸,聂荣臻即送给了毛泽东。张闻毛泽东、博古阅读些报纸,真是喜望外。他从报纸登载的消息确切知:陕北仍有红军!有游击队!仍有苏区根据!且比原有了很的展!经万水千山,最终从险境中冲的支8000人的红军队伍说,其欣喜是无法言语形容的。“即使给敌人打散,我做白区工”——毛泽东在俄界议所的最坏打算,现在是完全避免的了!原本就在川陕甘创建根据,因张国焘的延宕、动摇、反、分裂坐失良机,现在知陕北有一块红军的盘,那,陕北落脚,在那建立根据——决定,真水渠。

9月22日,张闻写一篇“读报笔记”,题《展着的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》篇读报笔记已收入《张闻文集》(一),中共党史版社1995年版。将津《公报》所披露的陕北苏区根据红二十五军、红二十六军等情况摘引并加分析,在此基础表示了中央红军前往陕北落脚的意向。

张闻白区报纸的材料,告诉几条振奋人的消息:

一,红二十六军力量相强,控制了块陕北苏区根据。《公报》载阎锡山的话说,“全陕北二十三县几无一县不赤化,完全赤化者八县,半赤化者十余县。现在共党力量已有不武力即扩区域威势”。整陕北形势同1931年江西中央苏区相仿。

二,红二十五军“取许伟胜利”,在徐海东率领已“突围”蓝田北终南山口,威逼西安。估计现在“已与陕北二十六军取了联系”。

三,甘南的东部尤其在毗连陕西、宁夏边区庆阳一带,有红军游击队活动。

张闻由述材料结论:“红军与赤色游击队在陕甘两省内正在普遍的展着”,“我中国工农红军主力一部,已经始进入甘南的重区。”

据此,他提陕甘支队前进的方向任务:“响应着陕甘红军与赤色游击队的活动”,“同二十五、二十六军及通南巴游击区取配合,协同动及汇合,并给在区中展着的游击运动帮助、组织、领导”,完8月20日毛儿盖议《中央关目前战略方针补充决定》提的任务:“联系存在陕甘边苏维埃游击区域一片的苏区”。

博古根据报载材料写了一篇文章:《陕甘苏维埃运动的展与我支队的任务》,提展着的陕西苏维埃运动“转变巩固的苏区根据”,是“我支队的战略目标”。

张闻博古的文章同登在9月28日刚刚恢复版的《前进报》三期。两篇文章致反映了中央落脚陕北的意向。

毛泽东在陕甘支队团干部讲话,提了“陕北”的主张。据金冲及主编:《毛泽东传(1893—1949)》,中央文献版社1996年版,365页。

离哈达铺继续前进,突破渭河封锁线,达通渭县县城榜罗镇。

9月27日,张闻在主持召了中央政治局常委议,讨论了前的形势,认应该改变俄界议确定的行动方针,并正式决定陕北,在陕北保卫与扩革命根据,“陕北苏区领导全国革命”。引1935年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议毛泽东报告的记录。毛在报告中追述了榜罗镇议的决定。是一具有重历史意义的决定。由此,陕北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解放斗争的中。

经两万的长途跋涉,跨越了万水千山,冲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,眼红军就在陕北落脚,辟新的根据了。毛泽东非常振奋。他描述的情:“万长征,千回百折,顺利少困难不知有少倍,情是沉郁的。了岷山,豁朗,转化了反面,柳暗花明又一村了。”毛泽东《清平乐·娄山关》的注,见《毛泽东诗词集》,中央文献版社1996年版,53—54页。

了通渭,毛泽东诗兴勃,写就一首七律,歌咏史无前例的长征。在干部讲话,他那浓重的湖南乡音,清脆响亮即兴朗诵了一遍据蒋建农、郑光瑾:《长征途中的毛泽东》,红旗版社1993年版,271页。:

红军不怕远征难,

万水千山等闲。

五岭逶迤腾细浪,

乌蒙磅礴走泥丸。

金沙水拍云崖暖,

渡桥横铁索寒。

更喜岷山千雪,

三军尽颜。

1935年9月28日清晨5点钟,躲避敌人飞机的扰,陕甘支队在一空旷的晒麦场召了全支队连干部,进行突破长征最两封锁线,陕北革命根据的政治动员。毛泽东、彭德怀、张闻、林彪相继讲话。

此,红军陕甘支队经回民区,连续突破了宁—静宁间与平凉—固原间的两公路封锁线,10月7日达固原县青石咀。毛泽东指挥陕甘支队采取两侧迂回正面突击的战术,击溃了尾追的敌骑兵两连,顺利翻越海拔约3000米的六盘山。登六盘山,眼胜利在望,毛泽东又诗兴,填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一首,表达胜利的豪情投入新的战斗的渴望——

高云淡,

望断南飞雁。

不长城非汉,

屈指行程二万。

六盘山高峰,

红旗漫卷西风。

今日长缨在手,

何缚住苍龙?

翻越六盘山,中央红军环县,向陕北根据挺进。10月18日,部队经陕西省定边县境抵达铁边城(今属吴旗镇)。再往前走,就进入陕北苏区了。

在即将进入陕北苏区,同红二十五、二十六军师的前夕,张闻在铁边城主持召了一次中央政治局常委,讨论今方针。

张闻就前形势与任务了言。他指,决定达一区,现苏区已经在前边,一任务一般已胜利完。他估计在形势,敌人付红军的“趋势必从追击进剿”。因此,前我的任务“应巩固、扩苏区,不是放手休息”。张闻提,“应批准”次榜罗镇议关“在陕北创造苏区”的决定。张闻指:与二十五、二十六军关系,应更虚,不是消极批评,是积极提议。告诉部队敬重二十五军、二十六首长,不夸。据张培森主编:《张闻年谱》(卷),中央党史版社2000年版,270页。在中央红军结束长征、落脚陕北际,在同二十五军

(本章未完)

第六章 从会合到分离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