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篇 挑起历史的重担 第十三章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

九月中共中央政治局议,中共中央力促蒋介石停止内战,早谈判,实现国共合,联合抗日,派潘汉年9月24日携带中共中央草的《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》离陕北,前往海,并准备派周恩中共全仅代表,同国民党谈判,签订《抗日救国协定》。,蒋介石中共的倡议却不予与日俱增。在平息“两广变”,蒋介石立即增兵陕甘,“围剿”红军。他在谈判桌翻云覆雨,态度强硬,企图军进攻与政治谈判双管齐,一举解决西北问题,实现其“溶共”收编红军的野。中共中央在国民党军队猛力进攻,一方面,“从各方面造停止进攻红军的运动”,“此迫蒋停止剿共”1936年11月22日毛泽东、张闻致潘汉年电,载《文献研究》1985年4期。;另一方面,11月旬组织了山城堡战役,显示红军的声威。在谈判中,则“并不坚持高求”,同意“红军改名受蒋指挥。”1936年11月12日毛泽东致潘汉年电,载《文献研究》1985年4期。,蒋介石仍一意孤行,反严厉督责张良、杨虎城“进剿”红军。

张良、杨虎城两位将军促使蒋介石放弃“剿共”政策,实行抗日救国,在次进谏无效反被斥责,决定蒋介石进行“兵谏”。1936年12月12日凌晨,张、杨联手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变。他在西安东面的临潼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,在西安市内囚禁了从南京的陈诚、蒋鼎文、卫立煌、张冲等十几名国民党军政员。

中共中央派驻在张良那的代表刘鼎在行动前一刻(12日12:30)电报向驻在保安的党中央报告西安即将生重变的情况。

张、杨在变立即通电全国,提“改组南京政府”、“停止一切内战”、“立即释放海被捕爱国领袖”、“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”、“立即召救国议”等八项政治主张。

怎处置突件,一间国内中政治力量斗争的焦点国际关注的一重问题。

西安变生的二,12月13日午,张闻在保安己的窑洞召集并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议,讨论西安变的形势与应、处理方针。由毛泽东报告。与者一致同意毛泽东的分析,肯定西安变是抗日的义举,革命的行动。据次议记录。但是,处理变的方针,由突,情况不甚清楚,认识不完全恰,不说一致。应该说,是正常的,是难免的。

像通常一,在次,张闻是倾听了报告讨论才言的。针报告、讨论中的意见,他论述了西安变暴露的主矛盾中国共产党应该采取的基本方针。张闻在1936年12月13日常委扩的言,载《党的文献》1988年3期。叙述张闻言中涉及的别人的言内容,均据次议记录。

在张闻,有两点相互关联的主张是不妥的:一、在政权的问题,主张西安中,建立实质的“政府”,西北抗日前线,影响全国,领导全国抗日。二、在蒋介石的处置问题,主张反蒋,提审蒋、除蒋。认应该在人民面前揭破蒋的罪恶,求罢免蒋介石,人民审。

张闻在讲话中指,在抗日问题,主的矛盾是抗日派同“民族妥协派”(蒋介石代表)的矛盾。张良在西安的一“突变”“是始揭破民族妥协派的行动”。行动的意义是使整局势“向着全国的抗日方向展”。从西安变矛盾质与展趋向的分析,张闻提了处理变的根本方针:“局部的抗日统一战线,转全国的抗日统一战线”,并预见我党的工将有一转变:“转合法的登政治舞台”。在政权问题,张闻明确表示,我“不采取与南京立方针。不组织与南京立方式(实际是政权形式)”。张闻认张、杨提的“改组南京政府的口号并不坏”,我的正确策略应该“抗日最高旗帜”,“在军采取防御,在政治采取进攻”,“动群众威逼南京”,促“改组南京政府”口号,不是不“控制南京”至“打倒南京政府”。至蒋介石的处置,张闻明确主张“妥协派应尽量争取,与分化、孤立”,明确提“尽量争取南京政府正统”。所说的“妥协派”即“民族妥协派”,是与“亲日派”、“投降派”、“卖国势力”相区别的,往往指蒋介石嫡系势力,其代表人物就是蒋介石。所说的“南京政府正统”,首先包括扣留在西安的蒋委员长其人在内。

,张闻提的策略方针,常委相重视。但次的文电,中午毛泽东、周恩致李毅(即张良)电,14日红军将领致张、杨电,15日红军将领致国民党、国民政府电,16日的《红色中华》报,反映最初几并未实行张闻提的策略、方针,有离“西安中”与“审蒋”的设处理突的西安变。

态的展与各方态度的明朗,很快就证明按“西安中”“审蒋”的设处理是不平解决西安变的。变爆,国内外反应强烈复杂。南京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等亲日派力主“讨伐”张、杨;亲英派(宋子文、宋龄首)保全蒋,主张平方式解决;方实力派担引更内战,数张、杨不表示支持,几乎一致求恢复蒋的由。各国态度不一,日本极力挑动中国扩内战,悉南京决定“讨伐”,兴高采烈,坚甲利兵,引满待;英力求维持蒋氏统治,认同共产党合付日本;苏联《真理报》、《消息报》连评论,指责张、杨,希望变平解决。西安变爆,中共中央立即应张、杨邀决定派代表前往共商计。12月17日周恩等乘张良的专机飞抵西安,与张、杨先谈,并连续致电中共中央,报告西安局局势变化,国内外西安变的反应,陈述己解决变的意见。蒋氏被扣,实蒋何处置了南京与西安立的焦点。张闻、毛泽东、博古等根据变形势的进一步观察,逐步形了平解决西安变的决策。

12月18日,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中央,指“贵党果援救蒋氏,则决非调集军讨伐张、杨所奏效”,“武力的讨伐,适足杜塞双方解的余”。此电提“停止一切内站、一致抗日”、“蒋讨伐张、杨与进攻红军的中央军全部增援晋绥”等五项条件,申明“贵党实现项全国人民的迫切求,不但国民族从此救,即蒋氏的安全由亦不问题”。《中共中央关西安变致国民党中央电》(1936年12月18日),载《文献研究》1986年6期。

12月19日,张闻主持政治局扩议,二次正式讨论解决西安变的方针。,西安变已经六。正张闻在指的“在六中,件的现象与本质[表现]更充分”。此处及文所引述的张闻1936年12月19日在政治局议的言,载《党的文献》1988年3期。19日的政治局扩议同13日的议不同,它是在党中央领导核意见一致,不失机了“平调停”的决策召的。

议由毛泽东报告。他着重分析了变影响的两重,一方面是光明的方面,“更促进抗日亲日的分化,使抗日战争更扩”;一方面是黑暗的方面,因捉蒋,南京“张、杨一切抗日的主张置不问”,“更动员所有部队讨伐张、杨”,内战有爆与延长的危险。他又进分析由此的西安变的两前途:胜利的前途或失败的前途,说明我应该“分两手”;一是“反内站求平”,一是“阵线整理,打击讨伐派”。他说:“现在表的通电与前次的致电是有区别的,更站在三者的立场说公话。”毛泽东在报告中说明了党的策略方针是平调停,使内站结束。

张闻在次的讲话同毛泽东的报告相益彰,特别值注意的有几点:

其一,关西安变的两前途,张闻认:“一是全国抗日的动,一是内战的扩。”关处理方针,指:“我的方针应确定争取全国的抗日,坚持停止内战,一致抗日的方针。”

其二,坚定主张抗日不反蒋。张闻强调:“我应抗日中”,“不站在反蒋的立场”。他批评:“求蒋介石人民公审的口号是不妥的”。见,他是最早蒋处置同抗日全局联系的、在问题坚定不动摇的党中央领导人一。

其三,在避免内战扩、争取全国抗日的策略方面,张闻挥了毛泽东报告中“分两手”的思,提“我应尽量争取间,进行平调解”,“我应与张、杨靠近,应打胜仗,扩影响,准备防御战反内战”。张闻将

(本章未完)

第十二章 从“抗日反蒋”到“逼蒋抗日”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