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童年篇 少游名胜地

周恩的故乡淮安,位淮河游,苏北腹,素有“壮丽东南一州”誉。江淮流域古文化源一的淮安,的历史追溯五千年前。新石器代的“青莲岗文化”,就因现淮安的青莲岗名。汉武帝元狩六年(公元前一一七年)始建县,距今已有二千年;东晋初年始营造城池;义熙七年(公元四一一年)始置山阳郡;南齐永明七年(四百八十九年)始称淮安。从东晋义熙七年设郡始,至清末的一千六百年间,淮安长期是郡、州、路、府的治所,江淮流域一经久不衰的政治、文化、通、商贸中。

淮安又是人文荟萃所,名人辈,胜迹林立。“兴汉三杰”一的韩信,汉赋枚乘、枚皋,“建安七子”一的陈琳,唐、宋诗人赵嘏、张耒,巾帼英雄梁红玉,明代文师吴承恩,民族英雄关培,人所景仰缅怀。青莲岗古文化遗址、文通塔、金代钟、关忠节公祠及关培墓,有古城墙、东岳庙、韩侯钓台、吴承恩故居、勺湖公园等一批名胜景观,吸引着众的中外人士,启人遐,撩人情思,令人留连忘返。

周恩少年代的淮安,保留着落日余辉般的繁荣晚景。周恩在读书余,常随继母陈氏母蒋江氏畅游江淮,饱览乡的胜景人文景观,从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汲取有益的文化素养。

有一次塾散,少年恩缠着继母陈氏带他关忠节公祠堂玩。前几,陈氏母亲给他讲的《关培血战虎门》的故,一直萦绕在他的耳际:关培生在淮安系马庄,青年从武。在鸦片战争期间,他是广东水师的指挥官,积极协助林则徐焚烟抗英。,皇帝害怕洋鬼子,撤了林则徐的官。关培亲临前线,坚守炮台,指挥将士与洋鬼子殊死搏斗,不幸中弹身亡,死倚炮立,怒视英国侵略者。关培虽国壮烈牺牲了,但朝廷迫民所向,仍封他“忠节公”,在城的县东街他建了“关忠节公祠”。听,恩眼眶的泪水直往掉……了城中巍峨高的镇淮楼,向东走不了几步,就“关忠节公祠”五黑底金字的横匾。是所坐北朝南的院落,在砌着花窗的墙院长有郁郁葱葱的松柏稀有的花草,有碑亭、挽联。前祭祀的人络绎不绝。恩陈氏母亲跨进祠堂院落的井,见三间享殿呈现在眼前。神坛,关培的彩色塑像威武逼真,见他顶盔束带,全身甲胄,相貌堂堂,凛立,宛生人,令瞻仰者肃敬。一亲随副将“右文”、“左武”分立两边,捧书执剑栩栩生。殿门两侧是两广总督林则徐拜撰的挽联:

六载固金汤,问何人忽坏长城,孤注空教躬尽瘁。

双忠同坎壈,闻异类亦钦伟节,归魂相送面生。

陈妈妈将挽联的意思鸾解说了一遍。关培在广东水师任提督期间,苦经营了六年,海防建设像金汤浇铸般的坚固,却被奸臣卖国者毁弹指间,纵他鞠躬尽瘁,却不免留遗恨。朝廷腐败,关将军死报国,视死归,听说死遗体不倒,连“异类”英国侵略者称赞他伟的民族气节!尸体运走,鸣炮相送……乡父老他的民族魂所感动,筹资买棺穿衣入殓,在城东南姚村墓,厚葬了位民族英雄。墓仅是关培的残体、几件衣服、一绺头几颗落齿……

鸾听了陈妈妈的介绍,回眸塑像更是肃敬,他仿佛关将军统率水师官兵与英国侵略者展拚死鏖战的场面;仿佛听了他亲燃放炮火的隆隆呼啸声……鸾伫立在塑像前,从佩服像关培的民族英雄。临走,他了表示己关将军的敬意,特意恭恭敬敬关将军的塑像鞠了一躬。少年恩内受了一次救亡图存精神的剧烈撞击。直一九三九年周恩回绍兴宣传团结抗战,谈祠前的联,勉励勿忘关培的民族气节。

少年恩曾伙伴,乘坐文渠的船,北水关,河北辰坊,游览宋代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的祠堂。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的故,恩曾听嗣母陈氏讲。梁红玉生在淮安,境清苦,曾帮父母编织蒲包生。金兵南侵,梁红玉母亲流落京口。结识韩世忠,协助他屡建奇功,特别是京口一仗。,金兀术率领数万精兵,几百艘战船,渡江南。镇守京口的梁红玉丈夫韩世忠的部仅有七千人,敌我力量悬殊。梁红玉身先士卒,从容镇定,冒着流矢亲击鼓指挥战。宋军士气振,夜战及晨,获全胜。朝廷曾先封“安国夫人”“扬国夫人”。,乡人民了纪念,在生的方修建了梁红玉祠堂。现在,恩亲瞻仰位巾帼女英雄的祠堂,情特别激动。梁红玉祠掩映在青松翠柏中。迈进门,走一条青砖路,便是正殿。正殿中间是一座身着戎装、腰挂宝剑、飒爽英姿的梁红玉塑像,塑像两边各立着一名英武豪迈的女兵的塑像。像前的香炉残留着昔日香火的灰烬。塑像两旁的泥金垂联是一副醒目的楹联:

青眼识英雄,寒素何嫌,忆年北虏鸱张,桴鼓亲操,半壁山河延宋祚;

红颜摧敌,须眉有愧,此日东风浩荡,崇祠重整,千秋令誉仰淮堧。

少年恩久久伫立在像前,思考着副楹联的深刻含义。是的,古往今,那些庸庸碌碌虚度一生的堂堂须眉,与位“摧敌”的“红颜”相比,怎不感“有愧”呢?

周恩次坐船游览的印象特别深刻。直建国的一九五八年,他在接见故乡的“父母官”,曾关询问文渠淤塞了有,深情回忆童年几伙伴悄悄锁敲掉,划船远游的情景。

恩八岁,在陈花园塾师的引导,曾表哥万叙生一游览淮的岳武穆祠堂。所祠堂坐落在背街一处阔的场,脚是麻石板路,走了一段,便是条石台阶。恩叙生手拉手跨进庙门,见神龛一尊巨的彩色塑像迎面立。岳飞相貌端庄、正气凛坐在那,头微微抬着,目光炯,两手半握拳放在双膝,腰板挺拔。神龛方有一横匾,书“我河山”四遒劲有力的狂草字,两边的楹联分别镌刻着隶书“三十功名尘与土”、“八千路云月”,是岳飞的著名词句。殿四壁勒有气壮山河的“满江红”历代名人诗词碑刻。恩久久注目英武非凡的岳飞塑像,脑海像电影似的闪现“岳母刺字”、“拜师朱仝”、“朱仙镇奏捷”、“风波亭遇害”等一幕幕悲壮的故,久久不平静。他碑刻前,其中有首七律诗引了他的注目:

一金牌颁十二,常教热泪洒英雄。

奇冤不恨埋三字,虏终惭失两宫。

南渡江山悲逝水,北征鞍马付秋风。

低徊往千古,祠宇空余夕照红。

少年恩的思与首诗产生了共鸣,他位民族英雄精忠报国,却因“莫须有”的罪名屈死风波亭的遭遇鸣不平了。岳飞等历史的英雄人物,在少年恩的中,留了不磨灭的印象,他爱国抱负政治倾向的形,有着一定的影响。周恩在主编南校《敬业》报期间,笔名“飞飞”在该报一九一六年四期至六期,辟了“飞飞漫墨”专栏,撰写各不同体裁的品,反映的社现实。些品回忆少游江淮览名胜的故。述首诗,通回忆,一字不漏刊登在“飞飞漫墨”专栏,并评日:“其辞则凄凉泪,意则新颖群,不落窠臼,少陵、太白殆兼有。”周恩在另一篇《阳忆旧》中,曾深情回忆:“淮古名郡,扼江北冲,清海禁未,南省人士北所必经孔。余本浙人,先父宦吴省,遂徙居焉。生斯,长斯,渐习淮人;耳所闻,目所见,亦无非淮。”周恩“少游江淮纵览名胜”的兴趣广,印象深,影响,由此知一斑了。

“菩萨是假的”目录+书签血泪碑的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