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 “台湾IT之父”施振荣 3、从错误中学会成长

1981年,宏基品的“微型教授”习软件,一经问世,就风靡全球。年,施振荣的宏基团队依靠英特尔386微处理器组装的32位数PC机在与IBM市场竞争中勇拔头筹,其绩仅次康柏。同,打破台湾电脑制造业仿造风的局面,施振荣坚持在宏基旗生产己的原装品牌机。1988年,宏基电脑始市面热门产品。

太快、容易使人沉醉的功几乎弥漫了整公司。鉴宏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高速展,施振荣又招募了一批新的高级主管——此项举措破坏了宏基原有的企业文化精神凝聚力。

正他承认“超我力”的宏基全球扩展行动使公司从1990年1992年陷入创立的一次财务危机。一位在宏基工年的中层管理人员回忆:“我经历了一充满太争吵的痛苦历程。”

错误是从1989年4月施振荣任命刘英武宏基执行总裁始的。刘英武,普林斯顿计算专业博士,曾在IBM公司的一软件实验室担任电脑部主管达20年久。他是在国电脑界最有声望、职务最高的华人。施振荣很器重他,高兴称他宏基全球扩展的“秘密武器”,并经营决策权给了他。

刘英武一走马任,就马不停蹄IBM的企业文化精髓“中央集权”灌输进宏基。他总是召集经理马拉松式的议,让他听从他的决定。一位经理回忆:“强迫同意总裁的观点与前宏基的风格相径庭,所很人便离了公司。”

不难象,刘英武的独断造了宏基一系列的失败。就拿收购德国公司说,施振荣原打算买子公司一半的股份,但刘英武却坚持按照IBM的方式购买100%的股份。结果呢,施振荣说:“我德国子公司的管理人员变了普通员工,公司始现亏损。”

同致命的错误犯在购买国一微机公司,宏基9000万元高价买公司,但却陷入了原公司经理雇费的困境。宏基很快变一不断争吵的阵营。在台湾本土生的经理仍听命刘英武,随又招聘了9高级经理充实宏基的高级管理层,称“伞降部队”。

由经营不善,许员工纷纷抱怨刘英武。最的抱怨施振荣的妻子叶紫华。施振荣他一向的坦诚回忆:“我的妻子批评最,我总是争吵。我知公司陷入危机,但总给别人机,所我支持刘英武。但听的是面经理他的抱怨,并且感觉公司即将被榨干血汗。”叶紫华承认:“施振荣有真相,所我随他争吵。”

施振荣逐渐意识刘英武的任命是一错误。他说:“我认IBM是世界管理最的电脑公司,刘英武理所比我更有力经验。但他不是企业,我他授权太了,太早了。”施振荣有因公司现的财务亏损责备刘英武,是己在1992年6月向董提辞董长职务。董拒绝了他的辞职并公布了一联合声明:我钦佩相信施董长的杰领导才。不久,刘英武其他9“伞降经理”离了宏基。

重新掌舵的施振荣停止了IBM公司的仿效,按照己的方式重塑宏基。他说:“了改变经营策略,IBM、康柏、DEC不不换新的执行总裁。宏基的方式,是管理者改变经营策略。”

俗话说,慈不掌兵。领导人最重的是有决断力,不优柔寡断。面一不称职的员工,你在犹豫什?是再给几次机,是怕解雇找不人顶替,是他在其他方面表现很色,弃惜?

顾虑越,问题越,日的麻烦越。不称职的人必给经营管理带麻烦,最的办法是快刀斩乱麻,他解雇。

许管理者说,最难的是解雇那些有“经验”的高级雇员。通常,些人在别的企业做的很色,经千辛万苦才挖的,但是管理者必须明白真正的“经验”是适合本企业的人才,不是名声。

古罗马皇帝哈德良的故很有借鉴意义。哈德良手有一名军官,觉己早就应该升官了,就提了己的法。哈德良问他什升职,名军官的理由是“我长期服役,我的经验丰富,我参加10次战役”。

哈德良人才有准确的判断力,他并不认位资历深但才平庸的将军应该升职,理由是:军官是参加次战役,但是并有色的立功表现,甚至次误。

由此见,在人领导者一定果断决策,一旦现失误,或者现不足处,务必及加纠正。反,缺少一股决断的狠劲儿,往往贻误机,带更的损失,就不足取了。

2、“当地股权过半”的分权管理目录+书签4、国际化道路上痛并快乐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