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子路第十三

子路问政。子曰:先劳。请益。曰:无倦。

子路问政。孔子答“先劳”。先,政者己先行,身则。劳,教民勤劳。禹王治水,跋山、涉水、泥行,艰苦备尝,即是身则。有的人办政治,必定教民勤劳。礼记礼运篇说:“货恶其弃,不必藏己。力恶其不身,不必己。”即是勤劳的理论依据。

子路请益,孔子答“无倦”。请益,即是请孔子加说明。颜渊篇颜子请问其目,是请益的意思。无倦,即是先劳,永不懈怠。

仲弓季氏宰,问政。子曰:先有司,赦,举贤才。曰:焉知贤才举。曰:举尔所知。尔所不知,人其舍诸。

仲弓季氏的邑宰,因此请问政。孔子答复仲弓:“先有司,赦,举贤才。”

有司是邑宰各司其的群属。办政治,必须先分配有司的职务,使其职掌分明,办有序。赦,人民有失,饶恕。诸注赦赦有司的,恐非经义。贤才是有德有的人,特别举他,始将政治办。

仲弓又问:“焉知贤才举?”问意是何知贤才。孔子说,举你所知。你所不知,但有他人知,“人其舍诸”,他人岂舍乎。意思是他人推荐给你。

政在人,所仲弓问政的意义归结在举贤才。

子路曰:卫君待子政,子将奚先。子曰:必正名乎。子路曰:有是哉。子迂。奚其正。子曰:野哉。由。君子其所不知,盖阙。名不正,则言不顺。言不顺,则不。不,则礼乐不兴。礼乐不兴,则刑罚不中。刑罚不中,则民无所措手足。故君子名必言,言必行。君子其言,无所苟已矣。

卫君是指卫灵公的孙子公辄。辄的父亲蒯聩是灵公的太子,因罪逃往国外,灵公卒,由辄继卫君。蒯聩回国,取君位,辄则奔,因此称公辄。

据左传记载,蒯聩在鲁定公十四年、因耻其母南子乱,涉嫌杀南子,奔往宋国。鲁哀公二年春,卫灵公有意立公子郢太子,郢辞。同年夏,灵公卒,南子命公子郢继位,郢再坚辞,遂立蒯聩子辄卫君。是年六月,晋国的赵鞅助聩返卫国戚邑。鲁哀公三年春,卫石曼姑等帅师围戚。历史称他父子争国。其实是否父子本意是疑问。此蒯聩一直居在戚邑。至鲁哀公十五年冬,聩与浑良夫等潜入卫,挟持孔悝,强迫与结盟,聩遂立庄公。明年春,辄奔。

据史记孔子世记载,孔子鲁哀公六年楚返卫,在卫君公辄四年。孔子弟子高柴、子路等皆仕卫。世在孔子返卫的二年记载:“卫君孔子政”,文即举“子路曰,卫君待子政”一章。

子路问孔子,卫君辄待夫子辅助他治国,不知夫子将何先。

孔子答“必正名乎”,未表示其他的意见。

正名的意思,马融“正百名”,郑康“正书字”,史记及宋儒的者,主张正聩、辄父子名分。但解释正父子名,则聩父,应该继位君,辄子,应该退让。辄虽子,实继位已久,何况灵公在世已不视聩太子,有意立辄。诸注此问题解决,虽所论持有故,但是否合乎孔子的意思,颇值怀疑。

子路不正名是,所说:“有是哉”,接便指孔子的话迂阔。他的意思是卫君辄在位已久,继续君即,“奚其正”,何必正名。

孔子纠正子路说:“野哉由”,野字不解释鄙俗,应依孔安国注:“犹不达”,不达就是某不明白,所句便说:“君子其所不知,盖阙。”君子己所不明白的情,便须“盖阙”不说。

面是孔子子路解释必须正名的理:

名不正,名与实不相符,则言语错误,不顺理章。言不顺,则办不功。办普通犹不功,何况推行礼乐教化。治国必须礼乐教化。普通办不,一切杂乱无章,则礼乐更不兴。礼乐不兴,则刑罚不中,即是刑罚不。刑罚不中,则人民感觉手足无措,不知何是,就乱了。

最是结语:所,君子一名词,必使恰实,顺理的说。顺理的说,必行通。君子说话不随便。

樊迟请稼。子曰:吾不老农。请圃。曰:吾不老圃。樊迟。子曰:人哉。樊须。礼,则民莫敢不敬。义,则民莫敢不服。信,则民莫敢不情。夫是,则四方民,襁负其子至矣,焉稼。

稼是五谷。圃是菜蔬。

樊迟请稼,又请圃,孔子不答复,说“吾不老农”,“吾不老圃”已。

待樊迟,孔子其余的弟子说明不稼的理。

“人哉,樊须”,的人,不是褒贬辞,是指五谷、治园圃菜蔬言,些是人。所人是老农老圃的称谓。

在孔子,政治不,礼乐行不通,樊迟请稼圃,意思是在讽劝孔子教民稼穑,民生有益处。但孔子不,办政治重,所解释,在位的人礼,民众就不敢不敬,在位的人义,民众就不敢不服从,在位的人信,民众就不敢不情。情是情实,情,是诚实相待。在位的政者够此,四方民襁负其子归。何己耕稼。襁负是布将儿束负背。

“焉稼”,是孔子勉励弟子研究修己安人的问,致力治国平的业,不分谷菜,因谷菜的情有农业专老农老圃。且农业是否振兴,政治是否改善,果政治不,则农业及工商等业兴不。所改善政治实展农业的先决条件。由此知,“焉稼”一语并非忽视农人与农业。孟子滕文公篇辩论许子并耕非,参考。

子曰:诵诗三百,授政,不达。使四方,不专。虽,亦奚。

诵诗三百,就是现在诗经的三百零五篇诗。三百是举其整数言。孔子,读了三百篇诗,应该办政治,办外,果政给他,他不通达,派他国外办,在辞令方面,又不专,读诗虽,又有何。

毛诗序说:“先王是经夫妇,孝敬,厚人伦,教化,移风俗”,汉书艺文志说:“古有采诗官,王者所观风俗,知失,考正”,足说明诗通达政的理。

季氏篇记孔子的话说,“不诗,无言”,诗,便言语,外,独随机应,达使命。专的意义,古注举庄公十九年公羊传说:“聘礼,夫受命,不受辞,竟,有安社稷,利国者,则专。”

子曰:其身正,不令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

其字,指的是政的人。政者本身行正,办一切合规矩,获民众拥护。所说不令行。但政的人本身行不正,虽命令,民众不服从。

皇疏:“其身正。直形影直。其身不正。曲表求直影,影终不直。”

颜渊篇孔子曾说:“政者正。”本篇除此章外,又有“苟正其身”一章。足见政治领袖本身守正重。

子曰:鲁卫政兄弟。

鲁是周公的封国,卫是康叔的封国,在周公兄弟九人中,康叔与周公最亲密,左传定公六年,卫公叔文子说:“姒子,唯周公、康叔相睦。”

集解包注,周公康叔既兄弟,康叔睦周公,其国政亦兄弟。

皇疏,在周公初,二国风化俱治兄弟,至周末,二国风化俱恶,亦兄弟。

朱子集注,鲁、卫本兄弟国,是衰乱,政亦相似,故孔子叹。

三解释,并存参考。

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。始有,曰:苟合矣。少有,曰:苟完矣。富有,曰:苟矣。

古注鲁哀公的庶子称公子荆,因此,一卫字区别。

孔子称赞卫国的公子荆善居室。依皇疏,善字字讲,即是治其不奢侈的意思。

诸侯子除继承君位称世子者外,其余皆称公子。卫公子荆少居宫中,年,结婚,父君给他一处采,由他治理己的室,始有一些必需的具,叫做“始有”,略有增加,叫做“少有”,又因积蓄更,再增加,叫做“富有”。他在始有说“苟合矣”,在少有说“苟完矣”,在富有说“苟矣”。三苟字苟且讲,或诚字讲,不很恰,依王引经传释词,但字讲较,但字更显示满足的语气,例周易系辞传说

(本章未完)

颜渊第十二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