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詞律-2

水調歌頭(游泳)

毛澤東

纔飲長沙水,

又食武昌魚,

萬長江橫渡,

極目楚舒。

不管風吹浪打,

勝似閑庭信步,

今日寬餘。

子在川曰:

逝者斯夫!

風檣動,

龜蛇靜,

宏圖。

一橋飛架南北,

塹變通途。

更立西江石壁,

截斷巫山雲雨,

高峽平湖。

神女應無恙,

當驚世界殊。

水調歌頭(重井岡山)

毛澤東

久有凌雲志,

重井岡山,

千來尋故,

舊貌變新顏。

處鶯歌燕舞,

更有潺潺流水,

高路入雲端。

過了黃洋界,

險處不須。

風雷動,

旌旗奮,

是人寰。

三十八年過,

彈指一揮間。

九攬月,

五洋捉鱉,

談笑凱歌還。

世無難,

衹肯登攀。

念奴嬌(一百字,又名百字令、酹江月、江東)

平平仄仄,

仄平平、仄仄平平平仄

(或仄平平仄仄、仄平平仄)。

仄仄平平平仄仄,

仄仄平平平仄。

仄仄平平,

平平仄仄,

仄仄平平仄。

平平平仄,

平平平仄平仄。

平仄平仄平平(或平平仄仄平平),

平平平仄(或仄仄平平),

仄仄平平仄。

仄仄平平平仄仄,

仄仄平平平仄。

仄仄平平,

平平仄仄,

仄仄平平仄。

平平平仄,

平平平仄平仄[21]。

(這調一般入聲韻。前闋後七句與後闋後七句字數平仄相同。)

念奴嬌(赤壁懷古)

蘇軾

江東,

浪淘盡、千古風流人物。

故壘西邊人是,

三國周郎赤壁[22]。

亂石穿空,

驚濤拍岸,

捲千堆雪。

江山畫,

一時少豪傑!

遙公瑾當年:

喬初嫁了,

雄姿英發。

羽扇綸巾,談笑間,

檣櫓灰飛煙滅。

故國神遊,

情應笑,

我早生華髮[23]。

人生夢,

一樽還酹江月!

念奴嬌(登景樓)

陳亮

危樓還望,

嘆此意、今古幾人曾會?

鬼設神施渾認,

限南疆北界。

一水橫陳,

連崗三面,

做爭雄勢。

六朝何,

衹門戶計。

因笑王謝諸人,

登高懷遠,

學英雄涕。

憑卻江山管不,

河洛膻腥無際。

正長驅,

不須反顧,

尋取中流誓。

兒破賊,

勢寧問強對!

(依語法結構,“渾認”應連讀;這蘇軾《念奴嬌》“故壘西邊人是”一樣,“人是”本該連讀的。“管”字未拘平仄。)

念奴嬌(石頭城,東坡原韻)

薩剌

石頭城,

望低吳楚,

眼空無物。

指點六朝形勝,

惟有青山壁。

蔽日旌旗,

連雲檣櫓,

白骨紛雪。

江南北,

消磨少豪傑!

寂寞避暑離宮,

東風輦路,

芳草年年發。

落日無人松徑冷,

鬼火高低明滅。

歌舞樽前,

繁華鏡裏,

暗換青青髮。

傷千古,

秦淮一片明月!

沁園春(一百十四字)

仄仄平平[24],

仄仄平平,

仄仄仄平。

仄平平仄仄(一四)[25],

平平仄仄;

平平仄仄,

仄仄平平。

仄仄平平,

平平仄仄,

仄仄平平仄仄平。

平平仄,

仄平平仄仄(一四),

仄仄平平。

平平仄仄平平[26]。

仄仄仄、平平仄仄平。

仄平平仄仄(一四),

平平仄仄;

平平仄仄,

仄仄平平。

仄仄平平,

平平仄仄,

仄仄平平仄仄平。

平平仄(或仄平仄),

仄平平仄仄(一四),

仄仄平平。

(前闋後九句與後闋後九句字數平仄相同。此調一般較的對仗。)

沁園春(夢方孚苕)

[宋]劉克莊

何處相逢?

登寶釵樓,

訪銅雀臺。

喚廚人斵就,

東溟鯨膾;

圉人呈罷,

西極龍媒。

英雄,

使君與操,

餘子誰堪共酒杯?

車千乘,

載燕南代北,

劍客奇材。

飲酣鼻息雷。

誰信被晨雞催喚迴?

嘆年光過盡,

功名未立;

書生老,

機會方來。

使李將軍,

遇高皇帝,

萬戶侯何足哉?

披衣,

但淒涼回顧,

慷慨生哀!

(“銅”字未拘平仄。)

沁園春(雪)

毛澤東

北國風光,

千冰封,

萬雪飄。

望長城內外,

惟餘莽莽;

河,

頓失滔滔。

山舞銀蛇,

原馳蠟象,

與公試比高。

須晴日,

紅裝素裹,

分外妖嬈。

江山此嬌,

引無數英雄競折腰。

惜秦皇漢武,

略輪文采;

唐宗宋祖,

稍遜風騷。

一代驕,

吉思汗[27],

衹識彎弓鵰。

俱往矣,

數風流人物,

還今朝。

三節 詞韻,詞的平仄對仗

(一)詞韻

關於詞韻,並沒有任何正式的規定。戈載的《詞林正韻》,平三聲分為十四部,入聲分為五部,共十九部。據說是取古代著名詞人的詞,參酌定的。從前遵的人頗。其實這十九部不過是詩韻致合併,章所述古體詩的寬韻差不。現在這十九部開列在後面,供參考[28]。

(甲)平聲十四部

(1)平聲東冬,聲董腫,聲送宋。

(2)平聲江陽,聲講養,聲絳漾。

(3)平聲支微齊,又灰半[29];聲紙尾薺,又賄半;聲寘未霽,又泰半、隊半。

(4)平聲魚虞;聲語麌;聲御遇。

(5)平聲佳半,灰半;聲蟹,又賄半;聲泰半、卦半、隊半。

(6)平聲真文,又元半,聲軫吻,又阮半;聲震問,又願半。

(7)平聲寒刪先,又元半;聲旱潸銑,又阮半;聲翰諫霰,又願半。

(8)平聲蕭肴豪,聲篠巧皓,聲嘯效號。

(9)平聲歌,聲哿,聲箇。

(10)平聲麻,又佳半;聲馬,聲禡,又卦半。

(11)平聲庾青蒸,聲梗迥,聲敬徑。

(12)平聲尤,聲有,聲宥。

(本章未完)

第三章 詞律-1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