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 文义之间

本书谈的是讲文言或文言碰的一些问题。谈问题前,先说说什是 文言。从古汉语说。顾名思义,古汉语是古人际工具的汉语。有两 问题:一是“古”指什代,二是“语”指哪一话。先说前一问题,古,从有文 献考算,即使截止隋唐,超两千年。年代久,任何物变,语言 不例外。孔子说的话果实传,恐怕继统任的韩愈未必懂,那 究竟孔子言准呢,是韩愈言准呢?再说二问题,从甲骨文,考 的文献确实不少,是些文献与口语有无距离,距离远,很难确切知。古,摸 不清;语,摸不清。怎办?行的办法是取其同舍其异。幸我的古汉语 确是有同,即所谓“文言”,古代致秦汉准,有相明朗的规格,代,不 管是强调仿古的唐宋八明前七子,是强调创新的明公安派,亦步亦趋照 着规格,,文言高踞其位,堂一呼,堂百诺,就形相协调的一统。 一统,与其说是古汉语,不称“文言”更确切。,文言的同中难免 异,古奥的词句,见甲骨文、金文至《尚书》中的那些,有些离奇, 或者另一端,六朝的译(佛)经体,有外气,说,有俚俗气,存不论。 文言现代汉语有传承关系。关系很微妙,你说是截两吗?不;你说不 是两吗?不。勉强说,是藕断丝连,异中有同,同中有异。异中有同显示易的 一面,就是说,今度古,望文生义;同中有异显示难的一面,就是说,望文生 义,常常误解。 我读文言品,,是由字形领悟意义;念,是由声音或兼由声音领悟意 义。专就说,是字形意义间有某约定的关系,熟悉约定的关系, 望文生义。是,字形意义的约定关系,文言现代汉语不尽相同,甚至常常 不同,因不熟悉文言的人就很容易现代汉语的约定关系移文言,是就错了, 至少是似是非。因此,文言的讲读,做理解正确,就必须注意文言的文义间 的某些不同现代汉语的情况。 文言的文义间,必须注意的是与现代汉语不同,因容易误解的情况;像两 情况,由不容易错,我就无关紧。一是已经死的,就是现代 汉语不的词。的词,代越靠前,数量越。《易经》的“弆足”,《诗 经》的“湛水滺滺”,《仪礼》的“四铏继”,“弆”“滺”“铏”,现代汉语 不了。不,见不认识,就不因望文生义误解。另一是古今词义有变化 的,“水”“火”“嫁”“娶”“红”“黄”类,既词义有变化,望文生义 就通行无阻了。 必须注意的是望文生义容易错的。有情况,面举例说说一些常见的。

一、古今异形 (1)宴尔新·昏,兄弟。(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) (2)守尸吏·火置卓脐中,光明达曙。(《汉书·董卓传》) (3)一日·暴,十日寒,未有生者。 (《孟子·告子》) (4)王喜,告·召公曰:“吾弭谤矣,乃不敢言。”(《国语·周语》) “昏”,现在写“婚”。“”,现在写“燃”。“暴”现在写“曝”。“召”, 现在写“邵”。果不知古今写法不同,就容易误读、误解。

二、古字通假 (1)·距关,毋·内诸侯,秦尽王。(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) (2)愿伯具言臣不敢·倍德。(同) (3)旦日不不·蚤谢项王。(同) (4)张良,·项伯。(同) “距”通“拒”,“内”通“纳”,“倍”通“背”,“蚤”通“早”,“”通 “邀”,是古字通假。通假是借彼字此字,就是写别字。写别字不,不 古人习惯做,已经是既实,我容忍,费精力记一些了。

三、古今意义不同 (1)弃甲曳·兵·走,或百步止。(《孟子·梁惠王》) (2)吾·军数十。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)(3)臣知欺王罪诛, 臣请就·汤镬。(《史记·廉颇蔺相列传》) (4)·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。(《孟子·尽》) “兵”,古代指武器。“走”,古代指跑。“”,古代指离。“汤”,古代 指沸水。“穷”,古代指不志,不是指缺少财物,所“穷”的反义词是“达”或 “通”,不是“富”(“贫”的反义词是“富”)。很词,古今意义有变化,有的变 化,有的变化,即使变化,果据现代汉语的先入见望文生义,似是 非。

四、古今说法异 (1)臣诚恐·见欺王负赵。(《史记·廉颇蔺相列传》) (2)皇无亲,惟德·是辅。(《尚书·周书·蔡仲命》) (3)智术浅短,遂·猖獗。(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) (4)停车·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二月花。(杜牧《山行》) “见”,表被动。“是”,的是形宾语前置句(意思是“惟辅有德 者”)。“”“坐”表示原因,是法有别:“”通常省略宾语“”, “坐”却必须带宾语(是“爱枫林晚”)。

五、反义 (1)凡男女讼,听·胜国社。(《周礼·官·媒氏》) (2)其·乱四方。(《尚书·周书·顾命》)(3)·敢不唯命是听。(《左 传》宣公十二年) (4)夜风雨声,花落·知少。(孟浩《春眠》)“胜国”是因战败灭亡的 国,“乱”四方是“治”四方,“敢”是不敢,“知”是不知,与字面意义相反的 情况注意。

六、异音异义 (1)李广老,数·奇,毋令单。(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) (2)富润屋,德润身,广体·胖。(《礼记·》)(3)(王)恭曰:“我 平生无·长物。”(《晋书·王恭传》) (4)·扁舟一棹归何处,在江南黄叶村。(苏轼《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》) “数奇”的“奇”读jī,是运气不的意思。“体胖”的“胖”读pán,是安详的 子,不是肥胖。“长物”的“长”读zhàng,是余的意思。“扁舟”的“扁”读pi ān,是的意思。类字容易误读。从误解,尤其注意。

七、表非习见义 (1)待重阳日,就·菊·花。(《孟浩《故人庄》) (2)不识南塘路,今知··五桥。(杜甫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》) (3)至是,初行··元通宝钱,重二铢四参。(《资治通鉴》卷一八九) (4)(八月)丙子,隆祐太·南·京,命侍卫马军指挥使郭仲荀护卫。( 《宋史·高宗本纪》) “菊花”不是花名,是酒名。“五”不是已经走四座桥的五座, 是一官僚的姓。“元”很容易误解唐玄宗的年号,其实是国的意思, 因钱是唐高祖武德四年所铸。“南京”,望文生义,指现在的南京似无问题,其实错 了,因宋朝的南京是现在的河南商丘。

八、古分今合义 (1)叶徒相似,·其·实味不同。(《晏子春秋》)(2)·中·间力拉崩倒声。 (林嗣环《秋声诗序》)(3)问无他,求其·放·已矣。(《孟子·告子 》) (4)却(读kān)·妻·子愁何在,漫卷诗书喜狂。(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》) “其实”现在是一词,等说“实际”,古代是两词,应理解“它的果 实”。同理,“中间(读jiàn)”,等现在说“中间夹杂着”;“放”,等现在 说“散漫的”;“妻子”,等现在说“老婆孩子”。双音节,古代分义,现在变 合义,情况很有一些,果不留意,贸今例古,错。

九、根据文始确定意义 (1)相曰:“·王·必·无·人,臣愿奉璧往使。”(《史记·廉颇蔺相列传》) (2)诸侯敢救者,·已·拔·赵,必移兵先击。(《史记·信陵君列传》) (3)李氏子蟠,年十七,古文,·六·艺经传皆通习。(韩愈《师说》) (4)渔人网集澄潭·,估客船随返照。(杜甫《野老》) “王必无人”,根据文,知是果王一定有人的意思。“已拔赵”,意思 是将攻赵国。“六艺”,解礼、乐、、御、书、数,解《六 经》,由文有“皆通习”,知必是指《六经》,因唐朝读书人不习“御” (赶车)。“澄潭”的“”,骤一像是方位词,联,与“”偶,才知 是动词,应解网。

十、古今称谓差别 在称谓不望文生义,机械照字面理解。“父”是祖父,不是爸爸; “舅姑”是公公婆婆,不是舅父

(本章未完)

写在前面的几句话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