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造纸技术

581年,杨坚夺取了北周统治,建立隋朝(公元581—618年),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,重新统一中国。618年,李渊、李世民父子建立唐王朝(公元618—907年),共290年。唐社又分裂五代十国,隋唐五代共379年。一期是中国造纸术的进一步展阶段。由唐代社经济的繁荣及农业、手工业科文化的展,使唐帝国世界具有高度文明的富强国一,造纸业的展提供了良的条件。一期的造纸原料比魏晋南北朝进一步扩,纸制品普及民间日常生活中,造纸区遍及南北各。在改善纸浆、改革造纸设备等方面取一些进步,造更幅面的佳纸,满足了书画艺术的特殊求,纸的加工更加考究,现了一些名贵的加工纸载诸史册,并世效法。由中外通及中外科文化流的展,中国造纸术沿不同方向向国外传播。雕版印刷术的明更刺激了造纸业的进一步展。总,期在造纸技术史中是重展阶段。

造纸原料品的扩,是反映造纸技术进步的一标志。隋唐所造纸原料有麻类、楮皮、桑皮、藤皮、瑞香皮、木芙蓉皮等,竹纸在初露头角。虽仍麻料主造纸原料,但其他原料纸则比魏晋南北朝产量有增加,现更的混合原料纸。唐代除破麻布造纸外,野麻生纤维造纸。唐人张彦远《法书录》卷六记载玄宗元年间(公元713—741年)萧诚西山野麻及虢州(今陕西)土毂造五色斑文纸。野麻生纤维造纸,需生纤维沤制胶,比破布造纸费,但本低廉。中国野生麻类资源丰富,田麻等。野麻造纸是辟原料源的有效途径。除麻类外,晋代兴的藤纸至唐代达全盛期,产不限浙江。《唐六典》及唐人李肇《翰林志》均载唐代朝廷、官府文书青、白、黄色藤纸,各有不同途。陆羽(?—公元804年)《茶经》提藤纸包茶。《全唐诗》卷十收顾况(公元727—815年)的《剡纸歌》诗的形式描写浙江剡溪的藤纸。由顾滥砍藤料不注意栽培,造剡溪一带数百内藤被斩尽,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,因唐人舒元舆路经此感慨,写了《悲剡溪古藤文》。藤的生长期比麻、楮长,资源有限,因此藤纸从唐代便走坡路,是历史教训。

据《新唐书·萧倣传》及唐人刘恂《岭表录异》所载,广东罗州(今廉江)栈香树,身柜柳,其皮造纸,名香皮纸。是指瑞香科的沉香树言。唐代造瑞香料皮纸20世纪初曾在新疆土,经化验其原料白瑞香。按瑞香科树木韧皮中含香料素,香气扑鼻,但在造纸程中香料素已被除,除非在纸浆中另加香料,否则所造纸并无香味。据明代科宋应星(公元1587—1666年)《工物·杀青》记载,唐代四川造的薛涛笺芙蓉皮原料,再将芙蓉花汁掺入纸浆,造粉红色诗笺。薛涛(公元768—831年)女诗人,其薛涛笺与著名诗人白居易、杜牧、刘禹锡等人相唱,除粉红色外,有其他不同颜色,因薛涛笺名重一。芙蓉锦葵科木槿,属观赏植物木芙蓉,其韧皮部含59.75%纤维,供造纸。唐五代,尤其五代蜀统治者孟知祥据四川在附近遍芙蓉,“每至秋,四十锦绣”,确是盛产植物,别名“蓉城”或“锦城”即由此,现在芙蓉了的市花。不从现在环境保护角度,芙蓉树皮造纸并不取,因使片观赏植物顷刻间化乌有,不野生植物原料更,因隋唐五代所造皮纸仍楮皮纸及桑皮纸宗。

由桑科木本韧皮纤维中含果胶、木素等杂质较,外边包着一层青皮,所造纸将剥的树皮在水池中沤一段间,通微生物酵除部分果胶,再剥青皮层,草木灰水蒸煮,经舂捣、漂洗才浆。根据我唐代皮纸的分析化验模拟实验,其制造程图表。从知造皮纸比麻纸困难复杂。造皮纸关键是除生纤维中所含杂质,同勿令树皮外层的青皮屑进入纸浆中。除类有害物并造洁白皮纸,耗不少人力。我欣赏传世的唐代白皮纸,不忘记纸工此付的辛勤劳动。

现在讨论竹纸的源。南宋人赵希鹄在《洞清录集》中说,东晋书法王羲、王献父子使浙江绍兴竹纸写字,因东晋南迁难北方纸,王氏父子又长期生活在浙江绍兴。从此很人相信晋代已有竹纸。有人将晋人稽含(公元263—306年)的《南方草木状》中的“竹疏布”理解竹纸。其实,赵希鹄所见的写在竹纸的王羲、王献“真迹”乃宋人临摹品或膺品,不因此说晋代有竹纸。至《南方草木状》中的竹疏布实指竹席,不是纸。在唐前文献中迄今尚无关竹纸的靠记载,亦无实物遗存。竹纸源晋朝说是难立的。较靠的记载是从唐朝才现的,有在技术才是行的。9世纪的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谈唐代各纸的类提:“纸则有越(今浙江)剡藤,蜀麻面……韶竹。”韶即韶州,今广东韶关,一带古盛产竹,明清仍竹纸闻名。唐人段公路《北户杂录》谈广东罗州香皮纸,顺便提此纸“不及桑根、竹膜纸”,即桑皮纸与竹纸。10世纪人崔龟图句话加注说:“睦州。”睦州在今浙江淳安,说明唐淳安一带产桑皮纸及竹纸。由此,9—10世纪竹纸已在广东、浙江初露头角。宋代才显身手。但唐代的竹纸产量很,且敌不麻纸及皮纸,是一刚刚世的新纸。

随着造纸原料的扩造纸术在各推广,隋唐五代产纸区域遍及全国。据古书记载,仅唐代向朝廷进贡纸的就有常州、杭州、越州、婺〔wu务〕州、衢〔qu渠〕州、宣州、歙〔she社〕州、池州、江州、信州、衡州等11州邑。是不完全统计。其实除述方外,至少有扬州、韶州、蒲州、益州、晋州、歧州、福州、莱州及京兆(长安)等产纸。就是说遍及今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广东、山西、陕西、福建、山东、河南等各省,甚至边远的沙州(今甘肃敦煌)及新疆、西藏等少数民族区域生产纸。由产纸量,社的消耗量亦甚观。唐内府集贤书院例,中三年(公元849年)一年内抄写365卷书就蜀纸10000张,长安、洛阳两京皇图书馆抄录数万卷书及集贤书院士每年60000张纸的消耗量,不知少纸张。正是促使社科文化达的物质盾。雕版印刷术是一历史期内展并付诸应的。雕版印书省手写本抄写的量人力间,通校提供善本,一次印刷千百万份,便利书籍的流传。敦煌石室中现的咸通九年(公元868年)印本《金刚经》,是一期印刷品的代表,印刷业又是量消耗纸的另一领域。

唐代造幅面更的纸,从满足了画的需,纸本绘画从一期猛增,传世的有韩滉〔huang晃〕(公元723—787年)的设色《五牛图》,土的有设色花鸟画及人物画。除文化及文书纸外,隋唐五代许日品纸制品制,代替其他昂贵材料,灯笼纸及糊窗纸,表面涂油防水纸,取代绢料。在欧洲直1735年英国人威尔德(Obadiah Wyld)才取制防水纸的专利。至纸衣、纸帽、纸被、纸帐、纸甲、纸花、剪纸及包装纸等制品取代的纺织品,类实物近年间有土,不限文献记载。唐代“飞钱”是纸币的先驱,代替金属货币。迷信活动纸纸人、纸钱在死者送葬焚烧。纸的途越越广,中国在名副其实进入了纸的代。隋唐五代造纸技术比魏晋南北朝进步的另一表现,是纸的质量及加工技术超前代,所造各名贵纸世传颂。根据古纸系统化验结果,我现唐代纸打浆度一般较高,纤维分散情况、结紧密匀细,纸面的横长有的已接近一米。了适应写字绘画的需,唐纸明确分生纸与熟纸。生纸是直接从纸槽抄经烘干的未加工处理的纸,熟纸是生纸经加工的纸。唐人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卷三谈装裱书画说:“勿熟纸〔装〕背,必皱,宜白滑漫薄幅生纸。”宋人邵博(?—公元1158年)《闻见录》卷二十八云:“唐人有熟纸、有生纸。熟纸所谓妍妙辉光者,其法不一。生纸非有丧故不。”画工笔设色画及写字,一般熟纸,水墨画及字书法宜生纸。

从技术分析,使运笔不致因走墨晕染,需阻塞纸面纤维间的毛细孔,才达预期的艺术效果。有效的措施是砑光、拖浆、填粉、加蜡、施胶等。处理的纸就变“熟”。《唐六典》卷八一十、二十

(本章未完)

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纸技术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