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 明清时期的造纸技术

朱元璋1368年建立明王朝(公元1368—1644年)。明朝共277年,1644年李领导的农民军推翻。但不久满族贵族集团在汉族主势力支持取全国政权,建立清王朝(公元1644—1911年),是中国历史最一封建王朝。明清期共544年,是传统造纸技术史中的最一阶段,阶段称集阶段。明代社经济科文化比宋代达,从整科技术史角度,明代是总结展阶段。在造纸技术史领域内同此。阶段在造纸原料、技术、设备加工等方面集历史的,纸的产量、质量、途产比任何期处更高的展阶段。同现专门论述造纸技术的插图本专著,前代所未见。随着中外流的紧密,中国精工细的纸、纸制品及加工技术继续传至国外。清末,中国又从西方引入机器造纸技术,从在造纸技术史揭了新的一页。明清期中国传统造纸技术达历史的最高峰,但随着清朝封建统治的衰落进入低谷。我中国造纸技术史的考察至此止。清进入近代、现代展阶段,另行研究。

明清的造纸槽坊分布在南方江西、福建、浙江、安徽等省,广东四川次;北方陕西、山西、河北等省主。原料有竹、麻、皮料稻草等,其中竹纸产量占首位,南方各省盛产竹材,因此近山区造竹纸。皮纸书画或印刷书籍,麻纸产量比率逐渐变。明清皖南特产的“宣纸”一甲,其原料主是青檀皮,是一榆科青檀属的中国特产落叶乔木,取其枝条韧皮造纸。古人误楮,近人误桑。竹纸中江西、福建的“连史”、“毛边”最普遍,印各书籍。麻纸主产北方各省,产量不;皮纸南北各有,产量居二位;稻麦杆纸造次纸、包装纸、火纸(迷信纸)或纸板。关明代造纸的一般情况,在明人著中有提及,屠隆在《考槃余》卷二《纸笺》中说,明代永乐年间(公元1403—1424年)在江西南昌附近的西山设官局造纸,“最厚者曰连七、曰观音纸。有奏本纸江西铅山,有榜纸浙常山、直隶庐州英山(今安徽)。有笺纸江西临川,有笺纸浙虞。今内(宫内)细密洒金五色粉笺、五色帘纸。有白笺坚厚板,两面砑光玉洁白。有印金五色花笺,有磁青纸缎素,坚韧宝。近日吴中无纹洒金笺纸佳,松江潭笺不粉造,荆州(今湖北)连纸褙砑光、蜡打各色花鸟,坚滑类宋纸。新安仿造宋藏经纸亦佳,有旧裱画卷绵纸(皮纸)画甚佳,有则宜收藏”。

明人文震亨《长物志》卷七论明代各纸说:“国朝连七、观音、奏本、榜纸俱佳,惟内细密洒金五色粉笺坚厚板,砑光白玉。有印金花五色笺,有青纸缎素,俱宝。近吴中洒金笺、松江潭笺俱不耐久,泾县(今安徽)连四〔纸〕最佳。”方智(公元1611—1671年)《物理识》卷八亦称:“永乐江西造连七纸,奏本〔纸〕铅山,榜纸浙常山、庐(州)英山。宣德五年(公元1430年)造素馨纸,印有洒金笺、五色粉笺、磁青蜡笺。此外,(仿)薛涛笺则矾潢云母粉者……松江潭笺或仿宋藏经纸,渍荆州连岌褙蜡砑者。宣德(年)陈清欵白楮纸俱揭三四张,声有穰。其桑皮者牙色,矾光书。今则棉(皮纸)推兴国、泾县。敝邑桐城浮山左亦抄楮皮结香纸,邵建则竹纸、顺昌纸,柬纸则广信(今饶)佳,即奏本纸。”由此见明代江西、浙江、江苏、安徽等省所造各高质量本色纸及加工纸,除商品流通外,贡品供宫廷御及各部公。在王宗沐(公元1523—1591年)撰修《江西志》中列举江西抄造的28纸,归纳不外厚重榜纸、薄的化纸、毛边纸、绵连纸、中夹纸、奏本纸、油纸、藤皮纸、玉版纸、勘合纸及各色纸,原料竹、楮等。

关内府述纸的量及纸价,从沈榜的《宛署杂记》中知其详。者万历十八年(公元1590年)任京师顺府宛平县令,根据档册写此书,记载明朝廷纸情况。卷十五载遇重修《明典》,中夹纸2500张,价37.5两银;呈文纸4000张,价16两银;连七纸11600张,费9.28两银。又载1592年呈文纸每100张值3.5钱,连七纸每100张6.5分银,毛边纸每100张六钱,碗红纸五张一钱。又载万历十九年(公元1591年)乡试纸,有御览纸690张,表纸11360张,中呈文纸11650张,刚连纸37300张,白榜纸80张,红黄榜纸60张等。与其他物品价比较,香油50斤一两银,麻布10匹价1.8两,烧酒两瓶银一钱,铁钉五斤价一钱,则抬连纸2000张相一匹麻布,50张毛边纸相15斤铁钉或六瓶烧酒,呈文纸50张买一斤香油。总的说,明代纸的价格并不算高,因此广民间。清初因战乱造纸业一度遭破坏,但康熙、乾隆期始回升,传统名牌纸及加工纸又恢复生产。情况一直延续至光年间(公元1821—1850年),此基本有新的进展。

明清纸的途像宋元期那,但消耗量有增无减,主书画、文书、印刷、包装及宗教方面。纸币在此期间行量更。洪武七年(公元1374年)设宝钞提举司,次年行“明宝钞”命民间通行,桑皮纸,一度纸币向官员薪俸。明清流行的壁纸此处值一提。壁纸即糊墙艺术加工纸,一般染不同颜色,绘图画,或印彩色图案,室内装饰,有粉笺,从内府民居普遍流行,消耗量相。前述《宛署杂记》卷十三一十四载万历十六年(公元1588年)糊窗、糊墙栾纸8刀(800张)价4.8钱银,相10瓶烧酒价钱,并不太贵,故民乐。李渔(公元1611—1679年)《闲情偶寄》记载独特的壁纸制法。先酱色纸一层糊墙底,再豆绿云母笺手撕不同形状的块贴酱色纸,留底缝,则“满屋皆水裂碎纹,有哥窑器。其块者亦题诗画,置零星块间”。明清故宫中今见17—18世纪的各壁纸,粉笺,印彩色花鸟图案,观方。有的套印银白色云母粉图案。清代更有砑花五色壁纸。明清壁纸传入欧洲产生很影响。国者享特说早在1550年西班牙及荷兰商人就从中国进口壁纸。1638年德国法兰克福仿制中国花鸟图案的金银色纸,代替原悬在墙的昂贵的羊皮画。1688年法国人中国壁纸范本量仿制,装饰室内。

清代研制纸砚及纸萧。邱菽园(公元1874—1941年)《菽园杂谈》卷一说贵州纸砚,历久不变,浙江余杭蔡冶山纸杯注酒,不渗不漏。邓诚(公元1887—1960年)《骨董琐记》卷一提浙江海宁北寺巷有程姓者,石沙漆制纸砚,色与端溪龙尾石砚无异,“且历久不敝(破),艺林珍”。指纸砚不是纸,是将纸与细石沙及漆粘合制。但盛酒的纸杯则厚纸制,外涂漆,并绘观图案。《骨董琐记》提福建元寺前有卷纸箫者,周亮工(公元1612—1672年),“色黄玉,扣铿,试善箫者,无不称善”,其所的乐声甚至比竹箫动听。纸做有严格求的吹奏乐器,真是别具匠。郎瑛(公元1487—1566年)《七修类稿》卷二十二提纸风筝:“春风升,纸鸢因。”清代束纸风筝广泛流行民间。风筝由已久,早期的风筝竹条扎外架,糊丝绸,纸代。应说纸风筝在明清前已有,是更普遍,民间游戏传国外。明清纸制面具、脸谱颇流行,节日或宗教仪式中。总,纸制品已广泛渗透日常生活中。

造纸术虽早在2000年前即已明,但直明清期才现有关造纸技术的系统明确的记载,是什我说此是集阶段的原因一。早期技术记载均反映造纸术最达区的实际情况。我知,明初(公元1368—1398年)曾在江西南昌府及广信府设官局造纸供内廷使。王宗沐撰修的《江西志》中《楮书》篇便反映此此造楮皮纸的技术实况。广信府在今饶区,铅山县及玉山县是最制造中。30年前我曾采访,从古老县城街坊的明清遗址中仍见造纸及转运销售盛况。据《江西志》记载,明初官局纸坊所原料楮皮湖广,竹丝福建,但百结皮玉山土产,抄纸竹帘安徽、浙江,通商贩运至本府。关制造技术,书中了详细的叙述。整程包括22工序,相繁杂,皮料进行三次蒸煮、两次漂白三次洗涤。处理的纸必是洁白、匀细的高级楮皮纸,一般皮纸经两

(本章未完)

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造纸技术目录+书签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