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中国造纸术在东亚、南亚和东南亚

中国处亚洲陆东部,纸及造纸术首先传至邻近的亚洲国,是不言明的。中朝两国山水相连,古即有紧密往与流。中国纸在汉末至魏晋南北朝就已传入朝鲜半岛。相那的新罗(公元57—935年)、高句丽(公元427—668年)及百济(公元18—660年)三政权鼎立的三国代。其中高句丽与中国陆接壤,中国汉魏北方文化从陆传入高句丽,高句丽又与东晋及南朝通使,吸取了长江流域的文明。百济既通使北朝,又与南朝往。半岛知识界“五经三史”普遍读物,通行汉字,中国纸本书卷不断涌入。早在西晋太康六年(公元285年)百济博士王仁将《论语》等书卷写本带入日本,则高句丽、百济此写本必在此前。我认朝鲜半岛造纸溯至4—6世纪,即魏晋南北朝间,主生产麻纸,但部分纸仍从中国。王建(公元877—943年)建立的高丽朝(公元936—1392年)统一半岛,与宋朝保持往,此造纸业有了展,皮纸新的纸。高丽朝造的纸厚重、强韧洁白,宋代士夫所喜爱。南宋人陈槱《负暄野录》卷说:“高丽纸类蜀中冷金,缜实莹。”北宋人喜欢高丽纸书画卷子的衬纸,其质坚实。文人赠友礼物,韩驹(?—1135年)诗云:“王卿赠我三韩纸”,即指高丽纸。高丽纸扇,风量,宋人苏轼、邓樁夸高丽纸扇。元代人鲜枢《纸笺谱》将高丽蛮笺列名纸一。元朝廷遣人至高丽选购印佛经的经纸。另一染色的鹅青纸亦产高丽,黄庭坚(公元1045—1105年)及金章宗完颜璟等喜在此纸写字。

明清李桂推翻王氏高丽,建立李朝(公元1392—1910年),改国号朝鲜,再次统一半岛。造纸业进一步展,主楮、桑原料生产皮纸,世宗(公元1418—1450年)生产少量竹纸。李朝造皮纸有各色笺、笺,中国仍沿习惯称高丽纸。明人沈德符《飞凫语略》说:“今中外所纸推高丽贡笺一,厚逾五铢钱,白截脂玉。每番揭两,俱供,此又名镜面笺”,适写字,但不适画,是生纸。董其昌(公元1555—1636年)、黄公望(公元1260—1354年)等名喜欢高丽镜面笺写字。故宫藏董其昌书画品有的即此纸。纸量印书及佛经。高丽纸特点是纸厚(0.25毫米—0.5毫米),比中国纸厚两倍,皮纸,纸白,纤维较长,纸面帘纹较粗。些特点是三国代逐步形的,归根底是魏晋南北朝中国北方麻纸的遗风。朝鲜半岛产竹少,竹纸有展,主是皮纸。其制造技术显沿中国技术及设备。但有略有不同,皮料是一根一根剥青表皮,木棍打分散纤维并不切很短,长纤维抄造造厚纸,无法抄薄纸,高丽纸使我一眼即认,与中国纸形态不同。高丽纸本与魏晋南北朝北方麻纸属同一技术类型,又掺入唐皮纸技术,结合具体情况最定型。

中国与越南陆相邻,两汉越南境内一些区受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达千年久,读书通汉字,习四书五经,且有科举,中国纸及书卷在2世纪已传入。汉末社动乱,批中国人越南避难,带了中原文化及生产技术。至迟在3世纪越南北部已造纸。吴(公元222—280年)人陆玑《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》说:“荆、扬、、广谓榖,……今江南人绩其皮布,又(扌寿)纸,谓榖皮纸。”州即在越南境内,3世纪已生产楮皮纸。晋人稽含在其著《南方草木状》中说,太康五年(公元284年)秦(东罗马)人献晋武帝蜜香纸三万张,帝一万张赠镇南将军杜预,令写《春秋例释》及《经传集解》。《晋书》卷四亦载太康五年“林邑、秦国各遣使献(纸)”。林邑越南中部的占城或占婆(Champa),蜜香纸由蜜香树制,者越南生长的瑞香科蜜香树。德国汉夏德(Friedrich Hirth,公元1845—1927年)在《中国与东罗马》(a and the Roman Orient,1885)一书中认公元284年东罗马人中国广东通商,途经越南买沉香皮纸充本国物品向中国朝廷进贡,就像东汉延熹九年(公元166年)东罗马人从越南购象牙、犀角、玳瑁献给中国朝廷那。判断是正确的。见3世纪越南北部不但生产楮皮纸,且中部生产瑞香科皮纸。但一纸并不具有香味,因香味素在造纸程中已除,除非在纸浆中重新加入香料。

越南北部造纸较早,南方纸由北方输入。宋元南方造纸术逐渐展。明人高熊征《安南志原》卷二称,陈朝(公元1225—1398年)艺宗遣使将越南纸扇送给明太祖,很受喜欢。1407年十几年间越南每年送给明廷纸扇万枚。越南人黎崱〔ze仄〕《越南志略》卷一说,1730年清朝雍正皇帝将书籍、缎帛、珠宝玉器赠越南,越方回赠的有金龙黄纸200张、斑石砚两方等。13世纪越南从中国引进印刷术,始纸印书,更行纸币。吴士连《越史记·陈纪》说,1396年夏四月陈朝初行通宝钞票。越南印本书均汉文字喃写,版式、字体与中国同异,晚期的书印竹纸,因那有丰富的竹材。但研究越南造纸技术史尚嫌史料不足,实物遗存是18—19世纪物。从近代越南手工造纸情况观,所设备及方法与中国相同,越南纸与中国纸类似,与朝鲜纸及日本纸稍异。

与中国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国造纸亦有千年历史,其“纸”是有名的传统工艺品一。即使在机制纸高度达的今日,手漉纸仍书画艺术所喜爱,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。日本拥有造纸方面的丰富文献记载及历代实物遗存,且日本者研究纸史特别勤奋。据《日本书纪》记载,公元285年百济人将中国书卷带至日本,公元610年高丽王遣高僧昙〔tan谈〕征赴日。昙征(公元579—631年)知五经,且制纸墨。史认日本造纸始公元610年,通朝鲜媒介中国造纸技术。但纸史专町田诚教授认日本造纸早此年代 ,他的意见颇有理。

实际南北朝的中国已与日本有频繁的直接往,隋批日本使臣、问僧前中国,中国人东渡日本,有在程中从中国引进造纸术。法隆寺、东寺所藏日本飞鸟代(公元592—714年)、奈良代(公元715—805年)、宝年(公元701—703年)、平年(公元729—748年)文书纸,原料麻布、楮皮及雁皮。雁皮造纸始奈良代。日本造麻纸、楮纸技术与唐代是一致的。《延喜式》载平安代宫内有图书寮,“掌经籍、图书,修纂国史”,更有装潢手掌装潢经籍并染纸,同唐代宫内编制是一致的。平安代书的《令义解》更称“凡造纸长功日截布一斤三两,舂二两,纸百九十张”。“长功”是技术熟练的纸工,估计此抄造的是幅纸。又说:“长功煮榖皮三斤五两,择一斤十两,截三斤五两,舂十两,纸百九十六张。”雁皮古称斐皮,属瑞香科,盛产日本,是重纸原料一。

平安代在伊势(今三重县)、尾张(今爱知县)、三河(今爱知县)、越前(今福井县)等造楮纸、斐纸、麻纸及檀纸,京更有官局纸屋院。古说《源氏物语》提蜡染纸、青折纸、紫纸、赤纸、胡桃色纸及纸等加工纸。与此同,中国各纸及书卷陆续流入日本,奈良正仓院藏有量唐代纸,其中有较薄麻纸,是中国南方所造。

日本纸流入中国受评,《新唐书·日本传》载德宗建中元年(公元780年)日本使者真人兴献百物,兴善书法,其所楮皮纸纤维细蚕茧,表面平滑。宋人罗濬《宝庆四明志》说:“日本即倭国,(处)极东,近日所,俗善造五色笺,中国所不逮。”明人方智《通雅》卷二十二提日本国松皮纸。宋应星《工物》称日本有造纸不帘者,恐误解,实际日本造纸一律竹帘。

镰仓代(公元1190—1335年)麻纸渐少,皮纸主纸,尤楮皮纸产量最。正仓院文书中有楮皮及雁皮混合抄造的纸。江户代(公元1603—1868年)手漉纸达全盛期,除往各原料外,三桠皮亦量造纸。日本印刷术展很早,著名的《百万塔陀罗尼》是宝龟元年(公元770年)印的佛经。在亚洲国中就现存印本古籍数量言,除中国外,数日本国。刻本汉文写或汉籍重印,亦有日本文写者。日本纸特点是厚重洁白、纤维匀细,皆精工细,经长期演变独特风格,纸文化在今受日本全社的重视保护,视无形文化财产。

中国纸造纸术

(本章未完)

第六章 少数民族地区的造纸技术目录+书签-->